《元略》“略生而岐嶷,幼则老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元 略
略生( )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群书,好道不倦。神龟中,为黄门侍郎。元乂专政,虐加宰辅。略密与其兄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欲起义兵,问罪君侧。雄规不就,衅起同谋。略兄弟四人并罹涂炭,唯略一身逃命江左
萧衍素闻略名,见其器度宽雅,文学优赡,甚敬重之。谓曰:“洛中如王者几人?”略对曰:“臣在本朝之日,承乏摄官。至于宗庙之美,百官 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阴。如臣之比,赵咨所云:车载斗量,不可数尽。”衍大笑。( )封略为中山王,食邑千户,仪比王子。又除宣城太守,给鼓吹一部,剑卒千人。略为政清肃,甚有治声。江东朝贵,侈于矜尚,见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寻迁信武将军,衡州刺史。
孝昌元年,明帝宥吴人江革,请略归国。江革者,萧衍之大将也。萧衍谓曰:“朕宁失江革,不得无王。”略曰:“臣遭家祸难,白骨未收,乞还本朝,叙录存没。”因即悲泣。衍哀而遣之。乃赐钱五百万,金二百斤,银五百斤,锦绣宝玩之物,不可称数。亲帅百官送于江上,作五言诗赠( )百余人。凡见礼敬如此。
比略始济淮,明帝拜略侍中、义阳王,食邑千户。略至阙,诏曰:“侍中义阳王略,体自藩华,门勋夙著,内润外朗,兄弟伟如。既见义亡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往虽弛担为梁,今便言旋阙下,有志有节,能始能终。方传美丹青,悬诸日月。略前未至之日,即心立称,故封义阳。”寻进尚书令,仪同三司,领国子祭酒,侍中如故。
略从容闲雅,本自天资,出南入北,转复高迈。言论动止,朝野师模。建义元年薨于河阴。赠太保。谥曰文贞。
                                      (选自《洛阳伽蓝记·追先寺》,有删节)
【注】①岐嶷:形容幼年聪慧。②洛中:指北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雄规不就,衅起同谋   就:成功
B.又除宣城太守         除:授予官职
C.比略始济淮           济:渡,过河
D.寻进尚书令           寻:找寻,摸索
7.将文言文虚词填入下列句中括号,正确的一项是
⑴略生(   )岐嶷,幼则老成。
⑵(   )封略为中山王,食邑千户,仪比王子。
⑶作五言诗赠(   )百余人。
A. ⑴而    ⑵乃    ⑶者        B. ⑴乃    ⑵乃    ⑶之
C. ⑴而    ⑵因    ⑶之        D. ⑴乃    ⑵因    ⑶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略嫉恶如仇。独揽朝政的元乂暴虐地杀死了辅政大臣后,元略与哥哥元熙打算举义兵追究元乂的罪行,但没有成功。
B.元略十分谦虚。在与萧衍的交谈中,他说北魏人才众多,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可多到用车子装、用斗去量,无法数清楚。
C.元略有才学,有政绩。他广博通晓各种书籍,学问渊博,回到北魏,处理政事清廉简肃,在政绩上很有声名。
D.元略念家重感情。在梁朝做高官的他,完全可以不必回到北魏,可是他念亲人的白骨还没有掩埋,还想和活着的人叙旧,还是决定回去。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 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略兄弟四人并罹涂炭,唯略一身逃命江左。(3分)
(2)江东朝贵,侈于矜尚,见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3分)
(3)言论动止,朝野师模。(3分)

参考答案
6.D。寻:不久。
7.A。
8.C。“处理政事清廉简肃,在政绩上很有声名”是在梁朝时的事情。
9.(1)元略的哥哥弟弟有四人一起惨遭祸害,只有元略只身一人逃命到了江南。(“罹”“ 涂炭” 各1分,所翻译的句子整体意思正确,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1分)
(2)梁朝的权贵们骄矜自大,见到元略到朝廷来,没有人不对他的进退举止感到害怕。(“矜尚”“ 惮” 各1分,所翻译的句子整体意思正确,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1分)
(3)他的言谈议论与行动举止,成为朝廷与民间学习效法的楷模。(“动”“师”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元略生下来就很聪慧,幼年时则老练成熟。他广博通晓各种书籍,爱好道义孜孜不倦。孝明帝神龟年间,任黄门侍郎。当时元乂独揽朝政,暴虐地杀死了辅政大臣。元略秘密地与哥哥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一道,打算举义兵追究国君 身边佞臣的罪行,雄伟的计划没有成功,同谋者之间却产生了罅隙。元略的哥哥弟弟有四人一起惨遭祸害,只有元略只身一人逃命到了江南。
梁武帝萧衍很早就知道元略的名声,如今又亲眼看见他度量宽宏,学问渊博,因此十分敬重他。萧衍对元略说:“北魏像东平王您这样的有几人呢?”元略回答说:“我在本朝的时候,黄门侍郎一时缺人,就让我暂时代理一下。至于朝廷上人才之美,百官的众多,就好像凤凰成群,翅膀与翅膀可以互相连接,又如同无数杞木和梓木连成一片,能把日光遮住。与我不相上下的人,就像赵咨所说的,多到用车子装、 用斗去量,也无法数清楚。”萧衍听后大笑。于是就封元略为中山王,给他一千户人家的封地,与王子相当。又任命他担任宣城太守,配备给他一个演奏鼓吹乐的乐队和带剑的士兵一千人。元略处理政事清廉简肃,在政绩上很有声名。梁朝的权贵们骄矜自大,见到元略到朝廷来,没有人不对他的进退举止感到害怕。不久,他又升任信武将军,衡州刺史。
孝昌元年,孝明帝释放了被俘的梁朝人江革,请求让元略回本国。江革是萧衍的大将。萧衍对元略说:“我宁愿失去江革,不能没有您。”元略说:“我全家遭遇祸难,亲人的白骨还没有掩埋,请允许我回到本朝,去和活着的人叙一叙,并记录一下死者的情况。”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萧衍很同情他,就打发他回去。于是赏赐给他钱币五百万,黄金二百斤,白银五百斤,至于各种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和珍贵的赏玩物品,多的无法计算。萧衍还亲自率领众官把元略送到长江上,当时作五言诗赠行的有一百多人。他所受到的各种礼待敬遇到了如此程度。
等到元略一渡过淮水,孝明帝就任命他为侍中,封他为义阳王,并赐给一千户的封地。元略来到朝廷,孝明帝下圣旨说:“侍中义阳王元略,他出身于宗藩华族,家门先代功勋卓著,他本人内心款润,外表清秀,兄弟们卓异出群,不同 凡响。他们看见道义就忘掉了自己私家,舍弃生命以身殉国,永远可以称得上是忠贞节烈之士,我哪一天忘了他们呢?以前元略他虽然卸去重任在梁朝做官,现在却回归了本朝。他有志向,有操守,能有始有终。他的美名将要在史册上流传,并且与日月同辉。元略先前还没有到达京城的时候,我就在心里给他立了名称,所以封他为义阳王。”不久,元略又升任为尚书令、仪同三司,并且兼任国子祭酒,侍中的官职还照旧。
元略言语举动适当得体安舒高雅,这是出自他的天性。他从南方回到北方后,更加高超不凡。他的言谈议论与行动举止,成为朝廷与民间学习效法的楷模。孝庄帝建义元年,元略死在河阴,后追赠为太保,谥号是“文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1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农夫耕田

      【文言文】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7
  •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二翻译赏析

      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翻译,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陈与义的作品,《登岳阳楼》有两首,这是其中一首,表达了诗人辗转江湘,颠肺流离之苦。   原文:   登岳阳楼其二   陈与义…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3
  • 行香子 吴藻

            长夜迢迢,落叶萧萧,纸窗儿、不住风敲。茶温烟冷,炉暗香销。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6
  • 文言文《周美传》古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周美传(节选) 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 间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契丹犯边,真宗幸澶州,御敌城北门,美慷慨自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0
  •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55
  • ●卷一・赋、古诗一

      (宋莒公云:冯章靖亲校旧本,每卷首具列卷中篇目,冯悉云以朱墨减杀之,惟存其都凡。集外别有目录一卷。今按:李汉所作序云“总七百首,并目录,合四十一卷”,则…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