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速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借书速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阅读训练
1、与“非学无以致疑”中的“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A、无以致书以观。      B、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多以书假余。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意义。
  ①余劝时即学。 (A)
  A、嗜好 B、喜欢 C、特别 D、学习
  ②每假借藏书之家。 (C)
  A、到 B、去 C、向 D、在
  ③余得遍观群书 (C)
  A、就 B、因此 C、于是 D、因为
3、指出下列句中“之”各指代什么。
  ①录毕,走送之。(书)  ②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书画)
  ③处士笑而然之。(他说的话)  ④学而时习之。(道理)
4、从下列语句可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①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苦读不辍
  ②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守信

译文
我小时候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什么办法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亲自抄录,按预定的日期归还。天气寒冷时,砚台上的墨水都冻成坚实的冰了,手指冻僵了,伸屈很不方便,但抄录从不懈怠。抄录完了,急忙把书送还,一点也不敢超过预定的日期。所以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大量的书。

注释
1.嗜学:特别好学。
2.致:导致。
3.假:借。
4.自:亲自。
5.计:计算。
6.还:归还。
7.弗:但。
8.毕:必定。
9.逾约:超过预定的期约,过期。

寓意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书非借不能读”,勉励青年应该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求学。

渊源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3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退休赋文言文

    退休赋文言文   五七以降,三龄母丧。兄弟仅双,父之不养,幼稚难抚,送作螟蛉。其间甘苦,断肘袖藏。放牛五载,健体强识。七三初中,幸遇恩师;读书习作,乐以忘忧。两年高中,七五毕业。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 《隋书·赵芬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赵芬,字士茂,天水西人也。父演,周秦州刺史。芬少有辩智,颇涉经史。周太祖引为相府铠曹参军,历记室,累迁熊州刺史。抚纳降附,得二千户,加开府仪同三司。大冢宰宇文护召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3
  •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编者刘义庆。陈元方候袁公同义词:周公不师孔子   陈元方,名纪,字元方,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 “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全词翻译赏析

    “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出自黄孝迈《水龙吟》 水龙吟① 闲情小院沉吟,草深柳密帘空翠,风檐夜响,②残灯慵剔,寒轻怯睡。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6
  • 顾太清《醉太平·闻雁》“人情物情,千年不更”全词赏析

    《醉太平·闻雁》是清代著名女词人顾太清的作品,词作于1835年(道光十五年),作者通过描写其所听到的大雁的鸣叫声,抒发了自己对于大雁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赏。 长鸣短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5
  •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边(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3),军霸上(4);祝兹侯徐厉为将军(5),军棘门(6);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7),军细柳(8),以备胡。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