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字维喆,其先德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夏原吉,字维喆,其先德兴人。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明年充采访使。巡福建,所过郡邑,核吏治,咨民隐。人皆悦服。久之,移驻蕲州。
亡何,郁新卒,召还,理户部事。凡中外户口、府库、田赋赢缩之数,各以小简书置怀中,时检阅之。一日,帝问:“天下钱、谷几何?”对甚悉,以是益重之。当是时,兵革初定,论“靖难”功臣封赏,分封诸藩,增设武卫百司。又发卒八十万问罪安南、中官造巨舰通海外诸国、大起北都宫阙,供亿转输以钜万万计,皆取给户曹。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绌。
永乐八年,帝北征,辅太孙留守北京,总行在九卿事。时诸司草创,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朝退,诸曹郎御史环请事。原吉口答手书,不动声色。北达行在,南启监国,京师肃然。帝还,赐钞币、鞍马、牢醴,慰劳有加。寻从还南京,命侍太孙周行乡落,观民间疾苦。原吉取齑黍以进,曰:“愿殿下食此,知民艰。”九载满,与蹇义皆宴便殿,帝指二人谓群臣曰:“高皇帝养贤以贻朕。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自是屡侍太孙,往来两京,在道随事纳忠,多所裨益。
十八年,北京宫室成,使原吉南召太子、太孙。既还,原吉言:“连岁营建,今告成。宜抚流亡,蠲逋负以宽民力。”明年,三殿灾,原吉复申前请,亟命所司行之。初以殿灾诏求直言,群臣多言都北京非便。帝怒,杀主事萧仪,曰:“方迁都时,与大臣密议,久而后定,非轻举也。”言者因劾大臣。帝命跪午门外质辨。大臣争詈言者,原吉独奏曰:“彼应诏无罪。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计,罪在臣等。”帝意解,两宥之。或尤原吉背初议。曰:“吾辈历事久,言虽失,幸上怜之。若言官得罪,所损不细矣。”众始叹服。
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退则恂恂若无预者。交阯平,帝问:“迁官与赏孰便?”对曰:“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从之。西域法王来朝,帝欲郊劳,原吉不可。及法王入,原吉见,不拜。帝笑曰:“卿欲效韩愈耶?”山东唐赛儿反,事平,俘胁从者三千余人至。原吉请于帝,悉原之。谷王㭎叛,帝疑长沙有通谋者。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寝。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
  【注】①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②蠲:免除。③移时:一会,一段时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过郡邑,核吏治,咨民隐        咨:询问
  B.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绌        绌:不足,不够
  C.或尤原吉背初议                  尤:错误
  D.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寝          寝:平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移驻蕲州            顷之,烟炎张天
  B.九载满,与蹇义皆宴便殿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言者因劾大臣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D.退则恂恂若无预者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夏原吉勤于国事的一组是
    ①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          ②各以小简书置怀中,时检阅之
    ③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    ④在道随事纳忠,多所裨益
    ⑤原吉复申前请,亟命所司行之    ⑥事平,俘胁从者三千余人至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学问赡养母亲,通过乡荐进入太学,后被提拔任采访使。在福建巡视,得到了人们的爱戴。
  B.夏原吉代理户部的时候,因为他用小本子记很多事务,随时带在身上,这种行为得到皇上的口头表扬,皇帝更加器重他。
  C.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时,既辅佐太孙处理了各项事务,又回答批示了各曹郎御史的请示,京城的人们对他肃然起敬。
  D.北京的宫室建成后,夏原吉请求皇上,安抚流亡在外的人,免除百姓负担。在第二次请求后,皇上安排有关部门实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0分)
(1)帝指二人谓群臣曰:“高皇帝养贤以贻朕。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5分)
(2)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5分)

参考答案
9.C(怨恨,归咎)
    10.A(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B连词,和/动词,结交;  C因,介词,趁机/名词,缘由,机会;D动词,象,好象/代词,你)
    11.C(①是被提拔的结果⑥不是夏原吉做的事情)
    12.B(文中无口头表扬,深受器重,是因为夏原吉回答得很详尽)
    13.(1)皇上指着两人对群臣说:“高皇帝培养贤才来留给我使用。各位想看古代名臣,这两位便是。”(5分)(关键点:贤、贻、欲,两处省略)
    (2)夏原吉虽然任户部尚书,国家大事总是被命令详加议论。皇上每次御临便殿门口,召夏原吉来谈话一段时间,左右的人都不能够听闻。(5分)(关键点:居、辄、御、召语、得)

    参考译文:
    夏原吉,字维拮,祖先是德兴人。夏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于学问,来赡养母亲。因为获得乡荐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诰。建文初年,升任户部右侍郎。第二年,充任采访使。巡视福建时,所过郡县乡邑,都检查吏治好坏,询问百姓疾苦。人们都很高兴和敬佩。不久,移驻蕲州。
    没多久,郁新去世,夏原吉被召回,代理户部的事务。凡各地的户口、府库、田税增减的数目,他都用小本子记好,带在身上,随时查阅。一天,皇上问:“天下钱、粮有多少?”夏原吉回答得很详尽,为此他更受器重。当时,战争刚刚结束,皇上给参加“靖难”的功臣封赏,分封藩王,增设武卫百司。后来又发兵八十万向安南问罪,命宦官监造巨舰通使海外各国,在北京大造宫室。这些事项,供应转输的财物都以数万万计,全由户部支出。夏原吉都尽心筹划,国家各项开支足够使用。
    永乐八年,皇上北征,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总管行在所九卿事务。当时各部门刚刚创建,每天早上,夏原吉进去辅佐太孙处理各项事务。退朝后,各部的郎官和御史又围上来请示。夏原吉一边回答一边手批,不动声色。北自行在所,南达京师,人们都对他肃然起敬。皇上回来后,赐给他钞币、鞍马、牛酒,厚加慰劳,不久随皇上回南京,受命侍从太孙、周游乡里村落,考察民间疾苦。夏原吉拿了一些粘黄米粉进呈给太孙说:“请殿下将它吃了,  以了解百姓生活的艰辛。”九年任满,皇上在便殿设宴,款待夏原吉和蹇义等人,皇上指着两人对群臣说:“高皇帝培养贤才留给我使用。各位想看古代名臣,这两位便是。”此后夏原吉多次侍从太孙,往来于南北两京,途中还随事献上忠言,使太利、获得很多助益。
    永乐十八年,北京的宫室建成,皇上派夏原吉南下召太子和太孙北上。回来后,夏原吉说:“经过多年营建,现在终于大功告成。应该安抚流亡在外的人,免除拖欠的各项征收,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第二年,三殿失火,原吉重申从前的请求。皇上马上命有关部门推行。当初,皇上因三殿失火下诏求直言,群臣大都说迁都北京不便。皇上大怒,杀死主事萧仪,说道:“当初要迁都时,曾与大臣们秘密讨论过,很久才确定下来,并不是轻率决定的。  ”言官借机弹劾大臣。皇上命他们都跪在午门外辩论。大臣们都骂言官,夏原吉却唯独上奏说:“他们响应诏令而提出自己的意见,没有犯罪。臣等一帮凑数的大臣,不能协同辅佐国家大事,应当有罪。”皇上怒意消了,将双方都宽恕了。有人指责夏原吉违背初衷。夏原吉说:“我们这些人任职很久了,虽然言语有失,侥幸皇上能够原谅。如果言官得罪,那损失就不小了。”众人这才佩服。
    夏原吉虽然任户部尚书,  国家大事总是被皇上召去详加议论。皇上每次御临便殿门口,总是召夏原吉来谈话一段时间,左右的人都不得听闻。夏原吉退下后,总是恭恭敬敬的,就像什么都没有参预一样。讨平交趾后,皇上问升官与赏赐哪样便利。夏原吉回答说:“赏赐费用只是一次,是有限的:而升官后的费用,则是无限的。”皇上听从了。有西域法王来朝见,皇上想到郊外去慰劳他,夏原吉说不行。到法王入宫后,夏原吉见而不拜。皇上笑着说:“爱卿想效法韩愈吗?”山东唐赛儿谋反,被平定以后,有三千多胁从者被俘来京。夏原吉请求皇上,将他们全放了。谷王桐反叛,皇上怀疑长沙有人参与阴谋。夏原吉以全家一百条人命做担保,这事才得以平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3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无题三首(其一)》

    钱惟演 误语成疑意已伤, 春山低敛翠眉长。 鄂君绣被朝犹掩, 荀令熏炉冷自香。 有恨岂因燕凤去, 无言宁为患侯亡? 合欢不验丁香结, 只得凄凉对烛房。 无题诗始自晚唐李商隐。大抵以…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79
  • 刘著《月夜泛舟》阅读答案

    月夜泛舟 刘著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②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③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7
  •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阅读答案及赏析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①。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6
  • 唐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维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金门 一作:君门)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9
  •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全诗出处及赏析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出自宋代诗人戴复古 的《大热》 大热 作者:戴复古 年代:宋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3
  •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