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陋室铭》重点句子赏析

文言文《陋室铭》重点句子赏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解析:开头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仙之于山,龙之与水,定不陋也。如此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以不高之山和不深之水类比“陋室”,很贴切。高与不高是山自有的性质,水深与不深是水自有的性质。居室的“偏”和“僻”不是居室自有的性质。所以,如果把陋室之陋讲做“隐”或是“僻”,于物类比不畅--室的“偏僻”与山的“不高”,水的“不深”似隔一层。

  2.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解析:这一段写了陋室环境,室中人和室中事。写出了陋室环境优美、清幽、宁静的特点;写室中人时,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有”“无”对举,虚实相映,由交往人物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写室中事时,前两句正面实写,可见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一、三句相照应,二、四句相照应,一正一反,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析: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最后截取孔子的言语,紧扣题目,以反问做结,警策有力,引人深思,画龙点睛。从文中内容看,“陋”也不见有“简陋、狭小”义。此“陋室”所处的自然环境具体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强调的是此处少有人来,与乡村景色一致(即不在喧闹、繁华的都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里突出的是“幽僻”“宁静”:远离了市廛歌声,不见了公文往还。“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处比附,意在强调其“隐”其“僻”,不为人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0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花鸟的古诗名句

      写花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1
  • 《题齐安城楼》原文及翻译

      《题齐安城楼》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前言】   《题齐安城楼》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是登楼所…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6
  • 宋祁《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 縠皱波纹:形容波纹…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6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翻译赏析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译文]  春风也知道人间离别的痛苦,所以不吹拂柳条,不使它变青。   [出典]  李白  《劳劳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林纾《湖之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湖之鱼 林纾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之肆②,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③其下。戏嚼豆脯④唾之,群鱼争喋⑤;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⑥之上,不食矣。始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2
  •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松江渡送人 唐代 许浑 故国今何在,扁舟竟不归。 云移山漠漠,江阔树依依。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 此时兼送客,凭槛欲沾衣。 名句赏析: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 这两句是说,晚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