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阅读提分技巧

高三文言文阅读提分技巧

  高三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语文一直是考生把握不准的科目。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三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1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译文赏析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译文]  羞红了脸走进房中,靠在门边看那少年,内心十分高兴,顺手拉过一枝青梅闻着,来掩盖内心的激动和慌乱。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9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翻译赏析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27
  • 清白堂记

      【文言文】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4
  • 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原文及译文赏析

      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哉?盖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言之是,则出乎公道,行之非,则涉乎邪径。是非相乱,好恶相攻。所爱虽有罪,不及于刑;所恶虽无辜…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5
  • 天净沙·冬原文及译文

      《天净沙·冬》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小令。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天净沙·冬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天净沙·冬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21
  • 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

    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