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节选文言文翻译

《逸周书》节选文言文翻译

  惟一惟一月,既南至,昏昴见,日短件,基践长,微阳动于黄泉,阴降惨于万物。是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阳气亏,草木萌荡。日月俱起于牵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进一次,而与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历舍于十有二辰,终则复始,是谓日月权舆。周正岁首,数起于时,一而成于十次,一为首,其义则然。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曰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曰为正,易民之视。若天时大变,亦一代之事,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是谓周月,以纪于政。

  注释

  翻译

  在一月冬至过后,黄昏时,昴宿、毕宿现于中天,白昼短到极点,又开始变长起来。微微阳气在地下活动,阴气降于地上惨烈万物。这个月,斗柄立向子位,刚黄昏,就向北指着。由于阳气亏损,草木开始萌动。太阳、月亮都起于牵牛初度,向右运转

  而西行。月亮绕天一周,每月进一次而与太阳会合。太阳运行,每月行一次,绕天一周经历十二辰。这样终而复始,这就叫日月权舆。周正的岁首,从一数起而归结在(夏正的)十月。一月为岁首,其意义就是这样。

  凡四季成一年,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孟、仲、季用以称名十二月,每月有中气,以标明季节的特点。春季三月的`中气是:惊蛰、春分、清明;夏季三月的中气是:小满、夏至、大暑;秋季三月的中气是:处暑、秋分、霜降;冬季三月的中气是:小雪、冬至、大寒。闰月没有中气,北斗柄指在两辰之间。万物春季萌发,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闭藏。这是天地的正理,四季的标准,是不可改变的规律。

  夏正的历数符合天地的正理,是前代百王都行用的。到商汤时候,向夏桀用兵,消除百姓灾难,顺应天意革夏之命。改换正朔,变化服饰,区别称号,形式与内容,以示不相沿袭。以斗柄指丑位为正月,变更百姓的视听,顺应天时的大变,也是一代的大事。又到了我们周王,伐灭商朝,改正朔,换礼器,以垂续三统。至于认真地传授时令给百姓,以及天子巡狩或祭祀宴享等,还采用从夏以来的历数。这叫做周月,用以统纪政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1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说苑介子推不受禄》原文及翻译

      说苑 原文:   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81
  • 《明史·解学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解学龙,字石帆,扬州兴化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金华、东昌二府推官。天启二年,擢刑科给事中。辽东难民多渡海聚登州,招练副使刘国缙请帑金十万振之,多所干没。学龙三疏发其弊,国缙遂…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84
  • 《梅花·墙角数枝梅》翻译赏析

      《梅花·墙角数枝梅》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前言】   诗人是在描写梅花,赞美梅花可贵的品性…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5
  • 《天净沙·秋思》映衬技法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0
  • 崔橹《春晚泊船江村》阅读答案

    春晚泊船江村 唐·崔橹 芳草青青古渡头,渔家住处暂维舟。 残花半树悄无语,细雨满天风似愁。 家信不来春又晚,客程难尽水空流。 自怜爱失心期约①,看取花时更远游。 【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4
  • 《清燕堂》

    贺 铸 雀声啧啧燕飞飞, 在得残红一两枝。 睡思乍来还乍去, 日长披卷下帘时。 这是一首写闲愁的小诗。 所谓闲愁,是一种无名的、而又最令人难消受的愁。如能说出个所以然,可以一吐为快…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