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的文言文解说

《伤寒论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的文言文解说

  《伤寒论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作者:张仲景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 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尔。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注释

  翻译

  在春夏季节,适宜发汗,这是汗法使用的一般原则。

  大凡发汗,最好须让病人手足及全身都有汗,并当微微汗出,维持2个小时左右。不能让病人像流水一样大汗淋漓。如果服药后病不解除的,应当再发汗。如果汗出太多,势必伤阳,阳虚病人虽有表邪,也不能再发汗。

  大凡服汤药发汗,汗出病愈就应停止服药,不需要服完一剂药。

  凡是论中说可以发汗的.,如果没有汤剂的,丸散剂也可以使用。无论汤剂或丸散剂,总以汗出病解为目的,但是丸散剂不如汤剂随证加减效果好。

  症见脉浮大,询问病人,回答说只有大便硬结。如果使用泻下法,就是严重的治疗错误。这是因为脉浮主表,大便硬为实,证属表里同病,应当用发汗解表,汗出邪散则里自和。

  脉象浮而紧,脉浮为外感风邪,脉紧为外感寒邪,感受风邪则损伤卫气,感受寒邪则损伤营阴。风寒之邪同时感受,则营卫都发生病变,所以有骨节疼痛、身痛等证,可用发汗解表法治疗,宜用麻黄汤。

  练习和答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2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魏公子列传

    原文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音同“希”) 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40
  • 元史魏初传文言文翻译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元史魏初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魏初,字太初,弘州顺圣人。从祖璠,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4
  • “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这两句是说,人死如水流归之大海,月虽落而不离青天。说明精神不死。诗句对死有豁达之认识。 出自清尚《哭僧》 道力自超然,身亡如坐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99
  • 文言文《论衡·卷五·异虚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论衡·卷五·异虚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殷高宗之时,桑谷俱生於朝,七日而大拱。高宗召其相而问之,相曰:“吾虽知之,弗能言也。”问祖己,祖己曰:“夫桑谷者,野草也,而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 文言文复习课的授课思路

    文言文复习课的授课思路   调动积累 学会迁移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复习课本知识,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构筑较为牢固的知识链条,这一轮复习的重点,在于课内外知识的整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7
  • 山市

    原文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