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本纪第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元史·本纪第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

  岁甲子,帝大会于帖麦该川,议伐乃蛮。群臣以方春马瘦,宜俟秋高为言。皇弟斡赤斤曰:“事所当为,断之在早,何可以马瘦为辞?”别里古台亦曰:“乃蛮欲夺我弧矢,是小我也,我辈义当同死。彼恃其国大而言夸,苟乘其不备而攻之,功当可成也。”帝悦,曰:“以此众战,何忧不胜。”遂进兵伐乃蛮,驻兵于建忒该山,先遣虎必来、哲别二人为前锋。

  太阳罕至自按台,营于沆海山,与蔑里乞部长脱脱、克烈部长阿怜太石、猥剌部长忽都花别吉,暨秃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诸部合,兵势颇盛。时我队中羸马有惊入乃蛮营中者,太阳罕见之,与众谋曰:“蒙古之马瘦弱如此,今当诱其深入,然后战而擒之。”其将火力速八赤对曰:“先王战伐,勇进不回,马尾人背不使敌人见之。今为此迁延之计,得非心中有所惧乎?苟惧之,何不令后妃来统军也。”太阳罕怒,即跃马索战。

  帝以哈撒儿主中军。时札木合从太阳罕来,见帝军容整肃,谓左右曰:“乃蛮初举兵,视蒙古军若甗珝羔儿,意谓蹄皮亦不留。今吾观其气势,殆非往时矣。”遂引所部兵遁去。是日,帝与乃蛮军大战至晡,禽杀太阳罕。诸部军一时皆溃,夜走绝险,坠崖死者不可胜计。明日,余众悉降。于是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四部亦来降。

  岁乙丑,帝征西夏,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而还。

  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是岁实金泰和之六年也。

  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云。

  (选自《元史·本纪第一》),有删节)

  译文: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名叫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

  甲子年,太祖在帖麦该川举行大聚会,商议讨伐乃蛮。群臣认为正当春天,马匹瘦弱,应当等到秋高气爽再说。太祖的弟弟斡赤斤说:“应当做的事情,就要早做决断,怎能用马匹瘦弱作为托辞呢?”别里古台也说:“乃蛮想要夺取我们的弓箭,这是小看我们啊,我们在道义上应当同生共死。他们仰仗国家强大就说大话,如果乘他们没有防备而去进攻,功业应当可以成就。”太祖很高兴,说:“使用这样的部众作战,何愁不胜?”于是进兵讨伐乃蛮。在建忒该山驻军,先派遣虎必来、哲别二人做先锋。

  太阳罕从按台前来,在沆海山扎营,与蔑里乞部君长脱脱、克烈部君长阿怜太石、猥剌部君长忽都花别吉,以及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等部会合,兵力非常强盛。当时队伍中有匹受惊跑进乃蛮营中瘦马,太阳罕见到后,与众人谋划道:“蒙古人的马如此瘦弱,现在应当诱敌深入,然后一战而生擒他们。”他的将领火力速八赤回答说:“先王征战,勇敢向前而不回头,马尾人背,不让敌人见到。现在制定这样拖延时间的’计策,莫非是心中有所畏惧吗?如果真是畏惧敌人,为什么不让后妃来统率军队呢?”太阳罕大怒,当即策马前来挑战。

  太祖命令哈撒儿指挥中军。当时札木合跟随太阳罕前来,看到太祖军容整齐严肃,对左右说:“乃蛮起初举兵,把蒙古军队看成是黑色的羊羔儿,意思是蹄皮也不会留下。如今我看他们军队的气势,恐怕已经不同以前了。”于是率领自己的军队逃走。这一天,太祖与乃蛮军队大战到傍晚,生擒并杀死太阳罕。各部军队顷刻间全部溃散,夜晚取道悬崖峭壁,坠崖摔死的人无法统计。第二天,残余部众全部投降。于是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只兀四部也前来投降。

  乙丑年,太祖出征西夏,攻取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肆掠夺那里的人民及其骆驼而还。

  元年丙寅,太祖大会诸王群臣,竖立悬挂九条飘带的白旗,在斡难河的源头即皇帝位。诸王群臣共同进献尊号为成吉思皇帝。这一年实际上是金朝泰和六年。

  太祖沉着持重且有雄才大略,用兵如神,所以能消灭四十个国家,并平定了西夏。他的丰功伟绩很多,可惜当时的史官还不完备,或许有许多事情没有记载下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6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这两句是说,在这幽静的秋山里,远远听见寺院里的磬声,古木林中传来清猿的阵阵啼叫。写禅寺处在一个极为幽静的深山里,是佛门福地的典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5
  • 《明史·曹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明史•曹震传曹震,濠人。从太祖起兵,累官指挥使。洪武十二年,以征西番功封景川侯, 禄二千石。从蓝玉征云南,分道取临安诸路,至威楚,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 云南平…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75
  • 初中文言文虚词复习

    初中文言文虚词复习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   一、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 樵夫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58
  • 《孟子・告子下・国兵与义道》

    原文】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①,不志于仁,而求富之, 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②,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200
  • 《隋书苏孝慈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苏孝慈,扶风人也。父武周,周兗州刺史。孝慈少沉谨,有器干,美容仪。周初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聘于齐,以奉使称旨,迁大都督。其年又聘于齐,还授宣纳上士。后从武帝伐齐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