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翻译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翻译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翻译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太阴感受风邪,四肢疼痛而烦扰不安,脉象浮取见微,沉取见涩而转长的,为邪去正气来复的征象,疾病将要痊愈。

  太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21时到3时之间。

  太阴病,脉象浮的,是外兼表证未解,可以用发汗法治疗,宜用桂枝汤。

  腹泻而口不渴的,是属于太阴病。因为脾虚有寒,应当用温补的方法治疗,可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

  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阴。太阴寒湿内郁,应当出现身体发黄,如果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能形成发黄证。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现心烦、一日腹泻十多次,这是脾阳恢复,胃肠机能恢复正常,推荡腐秽积滞之物从下而去所致,因此,其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

  本来是太阳表证,医生反而用攻下法治疗,出现腹部胀满时作疼痛的,这是误下伤脾,邪陷太阴,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如果出现腹满硬痛、大便不通,是实邪内阻,用桂枝加大黄汤主治。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生姜三两,切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太阴病,脉象弱,病人虽暂时未腹泻,其后一定续发腹泻。对于这种病人,假如应当使用大黄、芍药的,也应当减量使用。这是因为病人脾胃之气虚弱,容易受到损伤的缘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6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一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2
  • 赞美夏天的诗句

    赞美夏天的诗句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 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 &mdas…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1
  • 秋池――白居易诗词全集

    秋池 [唐] 白居易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52
  • 中考必考文言文木兰诗

    中考必考文言文木兰诗   《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中考必考文言文木兰诗复习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1
  • 上枢密韩太尉书文言文的读后感

    上枢密韩太尉书文言文的读后感   晨读苏子由《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颇有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文言文阅读理解模拟题

    文言文阅读理解模拟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