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阅读答案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注释:【1】本诗作于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作者避乱于岳州。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起句平缓,叙述了写诗的地点、时间以及诗人对环境的感受,次句 “恨醉迟”则是以饮酒难醉言内心愁绪之深。
B.颔联紧承首联,写燕子不耐阴雨,而海棠却能傲立春寒中,经雨不谢。这里的“燕子”“海棠”既是眼前之景,又别有寓意。
C.“天翻地覆伤春色”一句,写巴陵气候变化无常,虽已是春日却犹有冬日之寒,诗人因而不免生出天翻地覆之感,为眼前凄迷的春景而感伤。
D.尾联二句为全诗作结。“白竹篱”是眼前所见实景,“湖海阔”则既指眼前景物,也指由此眼前之景所联想到的广阔世界。
16. 本诗颔联“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运用了对比手法。下列诗句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
B.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
C.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 (王雱《绝句》)
D.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李彭《春日怀秦髯》)
17. 《简斋诗笺又叙》中评说陈与义诗“其忧国爱民之意,又与少陵无间”。请以本诗和杜甫的《春望》,比较分析。(6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陈与义的《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写道“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诗人以酒寄情。“酒”是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诗人们往往借饮酒抒心中复杂思绪,如范仲淹《苏幕遮》中“ ① , ②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③ , ④ ”。诗人们也常以诗酒唱和,抒雅士情怀,如《兰亭集序》中“ ⑤ , ⑥ ”。

参考答案
15.C
16.B
17.(6分)
两位诗人在诗中都表达了深沉而强烈的忧国爱民之情。陈诗先叙事,写自己流寓他乡之愁;接下来描摹凄迷春景,寓情于景,抒国破家亡之悲,感慨悲壮。杜诗前四句写城池残破,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因此见花而伤心,闻鸟鸣而怨愤;后四句伤痛于离乱,念家悲己,更增一层悲哀。全诗情景交融,忧国伤时悲己之情由弱而强,沉郁悲凉。
18.(6分)
①酒入愁肠 ②化作相思泪 ③人生如梦 ④一尊还酹江月
⑤一觞一咏 ⑥亦足以畅叙幽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0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杨炯《战城南》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29
  • 陆琼《关山月》阅读答案

    关山月 [南朝]陆琼 边城与明月,俱在关山头。 焚烽望别垒,击斗宿危楼。 团团婕好扇,纤纤秦女钩。 乡园谁共此,愁人屡益愁。 1.诗歌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特点?(5分)…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7
  • 《论语》中运用到《诗经》的知识点整理归纳

    《论语》中运用到《诗经》的知识点整理归纳   《诗经》是由孔子编纂整理的,孔子对于《诗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4
  •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浪淘沙①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 ①本词为欧公…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25
  • 两首古诗《台城》阅读答案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 台城:在今…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1
  • 经典散文:我从诗经中走来

    经典散文:我从诗经中走来   烟波,雨雾中,我便是那素衣而舞的女子,只为寻得那一眼回眸的深情,只为伴你这一世的寂寞风尘,于是,我来了,从远古的诗经中走来了。——题记   遇见,于平…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