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阅读答案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元明:山谷的兄长黄大临。 
三声清泪:古乐府《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赏析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比喻手法。颈联上句写大雪纷飞中,脊令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弟患难与共;下句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也是喻兄弟的离散。②触景生情。颈联描写的风雪交加之景无疑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雪而曰“急”,风而曰“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③用典。颈联借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用典贴切,对比鲜明。 
(2)本诗写出兄弟分手之时,难分难舍的惜别之情。首联正面写离别的哀痛,兄弟相对,谪居异乡,暂寓逆旅。离别在即,归途迢递。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长享天伦之乐。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进一步表现兄弟之情。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全诗情真意切,深婉感人。 

解析:
(1)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命题以诗中的关键句为着眼点,且题干没有对“赏析”点作具体的限定,考生可以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词句锤炼等比较突出的角度入手赏析。“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中有“雪”“风”“鸿雁”等景物,因此,宜从景物与情感、景物与人物关系的角度进行赏析。 
(2)考查概括作品主题、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命题着眼于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既然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解题时,要先写出总的观点,即诗歌主要的情感倾向,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析可以从几个重点诗句入手,也可以分联进行。


(1)请对诗歌的第三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作简要的赏析。(4分)
(2)指出“三声清泪落离觞”用典的出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这一联既写景又抒情,运用了比喻、对比、用典等手法,既写出了兄弟手足情深,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
(2)出自古乐府《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而失望后,想在隐逸与天伦之乐中寻找慰藉的思想感情。


①此诗写于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之时,其兄黄大临(字元明)陪同他抵达贬所。②“脊令”:一种鸟,多指兄弟;下句中的“鸿雁”与此同。
(1)请简要概括首联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2)请分析颈联中“急雪”和“惊风”的表现手法。(3分)     
(3)尾联从黄元明的角度写起,更富有情致,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因兄长探望相聚而喜;因被贬和离别落泪悲伤;(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
(2)象征(比喻)、情景交融(以景写情)(答对其中一点即得1分);“急雪”和“惊风”既实指气候,又象征(比喻)恶劣处境。(也可说情景交融,用“急雪”和“惊风”之景来表现(衬托)兄弟情深。(2分)
(3)尾联不写自己思兄思家,而从对方落笔,反写兄长思已、慰己,更富有情致。(“不写自己思兄思家”2分,“从对方落笔,反写兄长思已、慰己”2分)

简析
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遭贬黔州安置,其兄黄大临万里相送,分别后作此赠别诗。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全诗感情深笃,从首联正面写离别的哀痛。掀起感情波澜。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兄长相伴,晤面一室,长享天伦。颈联写景。以比兴的手法再申兄弟之情。尾联宕开一笔,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肯定是翘首望天际,盼望早日团圆。从此只能靠频频往来的书信来安慰断肠人了。本诗虽用典繁复,但贴切自如,浑然天成,更因感情真挚而深婉动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1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鹧鸪天》《江城子》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6
  • 道潜《秋江》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秋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阅读答案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3
  •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十三)》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1.这首诗前六句主要描摹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8
  • 古诗经典传承

    古诗经典传承   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2
  •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和烘托等。 1.衬托。 例:阅读下而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① 杜审言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1
  • 江总《长安九日诗》阅读答案附赏析

    长安九日诗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⑴.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用一个成语表述。 ⑵.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什么…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