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春寒》阅读答案附赏析

陈与义  《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
风:这里泛指风雨。
未了:没有完结。
怯:害怕。
园公:指陈与义。北宋“靖康之难”时,诗人避兵到巴陵,借居在一个小园里,自号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不惜:毫不可惜。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5分)
2.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
答案:
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3分)
2.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3分)

赏析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2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庞统在落凤坡被射死时是几日?

    庞统在落凤坡被射死时是几日? A.五月初五 B.六月初六 C.七月初七 D.八月初八 正确答案:C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88
  • 赞美老师的诗有哪些

    赞美老师的诗有哪些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下面是瑞文网小编分享的赞美老师的诗,欢迎阅读! …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28
  • 栖一《武昌怀古》阅读答案

    武昌怀古 栖一 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注】①栖一:唐末五代诗僧。…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4
  •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阅读答案及赏析

    江神子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50
  • 杜甫《客夜》阅读答案及简析

    客夜 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注]①著同“着”,睡着。 ⑴这句即《古…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7
  • 太史慈中计被乱箭射死时几岁?

    太史慈中计被乱箭射死时几岁? A.三十三 B.三十七 C.三十九 D.四十一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