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夜舟泊吴城》阅读答案及赏析

夜舟泊吴城①
【清末民初】陈三立
夜气冥冥白 ,烟丝窈窈青 。
孤蓬寒上月 ,微浪稳移星 。
灯火喧渔港 ,沧桑换独醒 。
犹怀中兴略②,听角望湖亭③。

陈三立: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陈宝箴之子。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 诗人回南昌西山祭扫父墓,舟行夜泊于鄱阳湖畔的吴城。

注释
①吴城:镇名,在江西鄱阳湖西岸。②中兴略:指重振清王朝国运的方略。
③望湖亭:在吴城镇,清朝时有把总驻防。

试题
(1)试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全诗。
(2)“孤篷寒上月”一句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句式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答案
(1)全篇写湖上清寒的夜景——孤舟夜泊.夜雾迷茫.冷月细浪.吴城灯火繁密,抒发忧国之思.失意之慨。
(2)倒装句式。 本应是“寒月上孤篷”。把“孤篷寒”突出在前,强调自己内心孤单.凄寒的感受;形容词“寒”化作动词,竟是说孤篷把冷意带给挂在其上的月,也就是诗人将自己的寒意移情于月亮。

作者简介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人。湖南巡抚陈宝葴之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1886年进士,散馆编修、吏部主事。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陈三立(1852—1937),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随侍其父湖南巡抚陈宝箴力行新政。戊戌变法失败,父子同被革职。晚年隐居南京、杭州、庐山等地。他的诗最初学韩愈,后来学黄山谷,代表所谓“生涩奥衍”一派。他的晚年诗作却以清新见长,如这首《夜舟泊吴城》。
吴城,在江西永修县东北。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二月,是时诗人回南昌西山祭扫父墓,舟行夜泊于鄱阳湖畔的吴城。在此前一年,京师发生义和团起义及八国联军入侵事件。作者夜泊吴城镇边,眺望江上水气升腾、雾霭弥漫、渔火闪亮、流星缓行的夜景,不禁联想到人生世态,顿感世事犹如沧海桑田般变化无常。国运衰微,个人仕途受挫,愈添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忧国之思、失意之慨,但一听到湖亭上阵阵号角声,又振奋起复兴中华之壮志。
诗中最妙的是“孤蓬寒上月”一句。这是一个倒装句,本应为“寒月上孤篷”。诗人把“孤篷”突出在前,强调自己内心孤单、凄凉的感受。“寒”字本为形容词,此处活用为动词,是说孤篷使挂在其上的月亮也有了寒意,也就是说,诗人已将自己内心的寒意移情于月亮之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2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萧绎与虞世南《咏萤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咏萤火 萧 绎 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咏萤火 [唐] 虞世南 的历流光小,飘摇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1、咏萤火萧绎写出了萤火怎样的特点?…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6
  • 孟浩然《耶溪泛舟》阅读答案附赏析

    《耶溪泛舟》为盛唐时代大诗人孟浩然所著古诗。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2
  • 木兰诗带拼音版

    木兰诗带拼音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带拼音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木兰诗带拼音版:   mù lán shī   木 兰 诗   jī jī fù jī jī ,   唧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5
  • 诗经爱情名言

    诗经爱情名言   1.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思)   2. 青青子衿,幽幽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怨)   3.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相爱)   4. 髧彼两髦,实…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9
  • 萨都刺《秋夜闻笛》阅读答案

    秋夜闻笛 [元]萨都刺 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注]萨都剌:元代著名诗人,其故乡为雁…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1
  • 《山亭避暑》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山亭避暑 真山民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注:真山民:或云名桂芳,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宋末进士,…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