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望洞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该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③潭面:指湖面。④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⑤山水色:湖光山色。⑥白银盘:形容洞庭湖。⑦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阅读理解】
    (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是谁呢么么意思?
    (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______”。
    (白银盘)

    (3)诗歌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_______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______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_____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开阔寥远      平静       翠绿)

4.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刘寺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5.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诗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山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参考答案:
4.B.刘诗始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试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淡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

5.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3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杜甫《曲江二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③,苑边高冢卧麒麟④。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①这首诗…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29
  • 李商隐与王安石《贾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5
  • 刘过《唐多令》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唐多令 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23
  • 扩写木兰诗第四段

    扩写木兰诗第四段   扩写木兰诗第四段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扩写木兰诗第四段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扩写木兰诗第四段1   话说木兰看了军队的文告得知…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6
  • 怡红院中哪个丫环的结局是病死?

    怡红院中哪个丫环的结局是病死? A、秋纹 B、麝月 C、晴雯 D、袭人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71
  • 王维《少年行》阅读答案附赏析

    少年行 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1)请简要分析“偏坐”的表达效果。(3分) (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