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八年级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八年级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文主要有《马说》、《陋室铭》、《山市》、《活板》、《核舟记》《口技》、《送东阳马生序》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同耶,吗。

  5、板印书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仅。

  6、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约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数。

  8、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跟竖相对。

  10、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11、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支僵劲:支同肢,肢体。

  1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14、与之论辨:辨同辩,辩论。

  15、裁如星点:裁同才,仅仅。

  二、古今异义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古义为有时,;今义为或者

  2、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为管弦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3、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为身体;今义为形状、样子

  4、孔子云 云::古义为说;今义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古义为蒙、盖;今义为冒出

  6、药稍熔 药:文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为治病的药品

  7、有布衣毕升 布衣:古义为平民;今义为衣服的一种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古义为尚;今义为曾经

  9、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10、高可二黍许 许:古义为左右、上下、光景;今义为答应或表 猜测

  11、尝贻余核舟一 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1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

  1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古义为听;今义为用鼻子嗅

  14、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

  15、两股战战 股:古义为腿;今义为臀部

  16、几欲先走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假:古义为借;今义为与 对

  1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古义为这;今义为判断动词

  1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趋:古义为奔向;今义为趋向

  19、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古义为辩解;今义为又、重复

  20、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2、用讫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3、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4、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5、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蔓上)

  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7、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8、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緼袍敝衣)

  9、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10、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11、妇手拍儿声(名词作状语,用手)

  12、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动手、用笔)

  1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14、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5、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使乱)

  16、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17、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验的水)

  18、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19、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用法,使尽)

  20、是可谓善学者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1、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1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聊斋志异·耳中人

      《聊斋志异·耳中人》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文】   谭晋玄,邑诸生也(1)。笃信导引之术(2),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4
  • 文言文阅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题目及参考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题目及参考答案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①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5
  • 刘元卿《猫号》

    原文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 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为‘龙猫’。” 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32
  •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的词意:月光如一层寒雾,与桂花香气相互交融,梧叶在月光的映照下,影随西风而动。 出自  宋·高观国《菩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5
  •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   为改变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老”、“慢”、“差”、“费”的教学现状,优化文言教学过程,本文试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效两方面,针对文言文教与学的特点,提出具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0
  • 《史记·儒林列传》“申公者,鲁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申公者,鲁人也。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吕太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师。已而郢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学,疾申公。及王郢卒,戊立为楚王,胥靡①申公。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