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春天多姿多彩。
有“小雨纤纤风细细”的生机盎然。
有“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悸动。
有“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的离愁别绪。
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万丈。
一首宋词,一千多年的时光。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一次又一次,编织一个又一个五彩斑斓、浪漫优美的春天。


春思,源于一场雨打梨花开
忆王孙·春词
【宋】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知道的人不多,但他写的四首《忆王孙》皆被《宋词》收录。
《忆王孙》四首词的内容分别是:春雨梨花、夏日荷花、秋月荻花、冬雪梅花。
黄昏日暮,在那遥远的宋朝,一场淅淅沥沥的雨滴在青藤古道的梨花树上,女子卷帘,微微叹息,而后掩上门,不再等待。
屋外,虽细雨依旧,但每一滴都落在她的心间,柔软而潮湿。
这样一个情深之人,她的相思只能自己品尝 。
也许,远在他乡的男子亦如此。他有他的前程,他有他的无奈。
年华似水,一次次的等待可会换来同等的对待,不知道。
姜夔说:“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如果没有开始,是否就不会落寞和失望?
而秦观却认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如若是真爱,离别后才会刻骨铭心,等待后的相聚也是一种幸福!


春思,源于一地缤纷落红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后世亦称之为“张三影”。读他的词,总让人沉醉于那绝美的画境中,词中的一个个“影子”总会让人有无限的遐想。
如“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岸边柳荫小路上空无一人,柳絮随风飘荡,地上不留一点踪影。
此词也中有一经典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也是意境深远而优美。
夜幕降临,沙滩水禽双双相伴而眠,天上,今晚本该有月,却乌云盖顶,好在忽然一阵风吹来,云开月出,就连花也被拂动,在月光下映衬出婆娑的倩影。
写这首词时,张先生已经五十二岁了,他在一个暮春时节,独自饮酒,酩酊大睡后醒来,还是闲愁不减,流逝的春光让人感伤,历历往事,让人空自叹息。
也许,张先没有想到自己的寿命会有九十岁。而且八十岁时还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女子为妾。
为此,苏轼还题词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张先生,一生虽不是平步青云,却也没有经历多少波折。
也许文人的骨子里都流淌着柔情与伤感,伤春叹秋,多此一举。人世间的聚合和相爱不可能永远偕老。时间在流逝。
明天,也许所有的情怀,都会在满径落红中找到生命的归处……


春思,源于一对双飞燕子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说起晏几道,不由想起纳兰性德,这两人最大的相同是:都有一个位高权重的父亲。而他们本人却是极度敏感。
朋友黄庭坚干脆用一个词评价他:“痴儿”,而《红楼梦》中宝二爷也曾获得过这样的评价。
在绮罗脂粉中长大,锦衣玉食,但现实生活就是如此残酷,父亲晏殊去世后,小晏的梦破碎了。
这不,在一个浸满春愁的日子,醒过来。
回忆起的还是诗酒尽欢的时光,这样的好景只有落寞的时候反复不停回忆。
也许经历悲欢离合后,那落花微雨的日子,和小苹初相见,一条绣着双重“心”字的罗裳,一把悠悠诉说相思的琵琶,这样的时光不再回来了。
曾照耀她彩云般身影的明月如今犹在,但伊人至今在何处?
在时光的轮回中,所有的人都挣不开命定的轨迹。
燕子双飞,多么让人羡慕……


宋词中的豪放,宋词中的婉约,总让每一个喜欢它的人无限痴迷,无限神往。
春天来了,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在一个春雨飘洒过的午后,何不捧读一阕宋词,惬意而悠闲地倾听着里面的浓浓“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