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好文言文要注意六点

学生学好文言文要注意六点

  其实一直有这样的争议,小学生到底该不该学习文言文,该与不该主要看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现在有这种意识的家长也主要是因为有可能在孩子“小升初”的时候会考到,才有这样的想法,另外有些变态的机构已经开始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去学习初高中的文言知识了,就像现在的奥数和英语。可能还是因为语文选拔没有标准吧,所以就弄出了这样一条标准。小编觉得:姑且不谈如何继往圣之学,功利的说说考试,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甚至更小的时候都是最佳时期,孩子接受这些是非常快的。是想现代文孩子生下来就会吗?也不是,这些都说明了孩子在这一阶段学习文言文效果会非常好。

  第二,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当然不是简单的说“之乎者也”,应该跟孩子聊聊文言文的由来。不然孩子学也是稀里糊涂的学。

  第三,要注重兴趣的培养。这是老生常谈了,很多人提到学习都会提到兴趣,这种兴趣怎么来,其实学习文言文激趣的方法还真的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了解下作者 及与其有关的名人轶事,很自然的就能够把孩子应该掌握的文章给印出来,这样就不是机械的灌输,孩子是带着好奇来学习这个内容的。

  第四,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文章。两个原则,一方面是孩子耳熟能详的典故,比如说最为经典的一些寓言故事,可以试着让孩子去接触下文言文的原文,另一方面是初中语文教材里一些不是很复杂的文言篇目可以让孩子提前了解,为了升学没办法,现在什么事情都喜欢超前。

  第五,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这种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都非常陌生的文体。读得多了,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去 断句,读得多了,有些句子自然就会读懂,没读懂没关系,因为对于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就是朗读和背诵,能够参照注释尝试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没有要求 去逐字逐句的去翻译。

  第六,有了一定的文言词句积累,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孩子要求更高一些。比如说一些简单的文言实虚词和句式。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就是一定不要到书店去买一本什么初中文言文全解之类的书丢给孩子,强迫性的教孩子自己读,那样您不是帮助孩子,是在扼杀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必须需要注意的。

  总而言之吧,文言文的学习还是挺有必要的,老祖宗文化的精髓每个人都应该尽为己用。小了说是为了考试,为了丰富孩子的语言,大了说就是传承中华文明了。这样有意义的一件事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都值得尝试去做一做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4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6
  • 描写母亲的古诗名句

      1、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   2、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4、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十五》   5、…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29
  • 《鸿雪因缘图记》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龚自珍《鸿雪因缘图记》序龚自珍《鸿雪因缘图记》者,兵部侍郎江南河道总督长白麟公之所作也。自髫发之岁,至四十岁,为图八十,是为第一卷;自四十至五十,为图复八十,为第二卷。其第一卷,阮…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89
  • 夜归――白居易诗词全集

    夜归 [唐] 白居易 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 宾寮多谢客,骑从半吴娃。 到处销春景,归时及月华。 城阴一道直,烛焰两行斜。 东吹先催柳,南霜不杀花。 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1
  • “自是功高临尽处,祸来名灭不由人”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自是功高临尽处,祸来名灭不由人。”这两句是说,位高功大,遭人谗毁,这是必然的。由此而祸来名灭,也不是偶然现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诗句意带悲凉怨恨,却又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7
  •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全词翻译赏析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出自周邦彦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