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材料

中学生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材料

  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主张,使刚健古朴的散文重新抬头,获得新生。他是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唐宋八大家之魁首。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求任用,但均失败。后依附官僚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名马,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千里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却(按普通的马)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 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认识千里马啊!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千里马”比喻什么?“伯乐”比喻什么?食马 者比喻什么?“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比喻什么?

  3、在文中找出写千里马遭遇的’句子。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食马者”的“不知马”的表现有哪些?由此可见封建社会,统治者是怎样对待真正的人才的?

  6、课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其真不知马也!

  2、千里马比喻有杰出才能的人。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祗辱于……槽枥之间”比喻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不可得”“策之……通其意”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马者不识马)

  5、“策之……天下无马”,这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既不能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被埋没。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辛辣嘲讽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4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卢照邻《曲池荷》原文、注释和鉴赏

    浮香绕曲岸(2),圆影覆华池(3)。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4)。   【注释】 (1)曲池:堤岸曲折的池塘。 (2)浮香:指浮于水上的荷花幽幽清香。 (3)圆影:指荷…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15
  • 《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翻译赏析

      《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前言】   《听晓角》是唐代…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29
  • 文言文《伤仲永》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伤仲永》译文及注释   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伤仲永》译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0
  •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长兴臧寿恭眉卿、乌程严可均铁桥两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时号通经②博学,顾极不相能③。杨太守岘(xiàn),臧先生高席④弟子,亦尝从严先生游。一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4
  •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这两句是说,时令虽是春天,但遇雨气候仍然寒冷;水亭边的牡丹因雨而感到寒意,虽然铺罗烧香还不暖和。借物抒情,烘托气氛,用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