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登缥缈峰》阅读答案

登缥缈峰
吴伟业①
绝顶江湖②放眼明.飘然如欲御风行。
最高尚有鱼龙气③,半岭全无鸟雀声。
芳草青芫迷远近,夕阳金碧变阴晴。
夫差霸业销沉尽,枫叶芦花钓艇横。

【注】①吴伟业(1609~1672),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②江湖:偏义复词,义在“湖”,这里指太湖。③鱼龙气:指太湖水汽。
  (1)第二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第二联写景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2分)到了山顶,还有太湖的水汽,极言太湖之广。(1分)到了山半腰就没有了鸟雀之声,极言缥缈峰之高。(1分)
(2)这首诗的尾联表面是慨叹吴王夫差的霸业消沉完了,只剩下枫叶获花和钓船了,(2分)实际上抒发的是吊古伤今的感慨,借对吴王夫差的慨叹,抒发对明王朝灭亡的感慨。(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想写水宽广,山高但没有直写,而是用云气和鸟声来侧面衬托。所以答题时要先点出是什么手法,再具体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小题2】
试题分析:从注释上可见当时作者的感受,最后一联借古讽今。答题时要先点出情感,再分析诗句。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题解:
    缥缈峰,又名杳缈峰,在江苏苏州洞庭西山中部,为西山诸峰之最,也是太湖七十二峰之最。山间常有云雾环绕,故名飘渺峰。这首诗写登上缥缈峰顶的所见所感,末二句则隐约透露了作者对明代覆灭的感慨和故国之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9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河令》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3
  • 贺知章《送人之军》阅读答案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①忧。 【注释】①汉国:指唐王朝。唐人多以汉喻唐。 ①下列对本诗…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8
  • 《云安阻雨》《江陵愁望有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云安阻雨 (唐)戎昱 日长巴峡雨漾漾,又说归舟路未通。 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①。 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0
  • 经典诗词诵读木兰诗

    经典诗词诵读木兰诗   《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朝尚武风俗之融合,而《木兰诗》之根本精神,则是中国文化之精神。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经典诗词诵读木兰诗,欢迎大家参考借…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2
  • 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阅读答案附赏析

    清平乐 检校山园①,书所见 南宋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②,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①检校:此处为巡视游赏。…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7
  • 米芾《望海楼》阅读答案附赏析

    望海楼① 米 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