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客夜》阅读答案及简析

客夜
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注]①著同“着”,睡着。
⑴这句即《古诗十九首》“愁多知夜长”意。仿佛老天爷故意和人过不去似的,所以说“不肯”。黄生云:“起句用俗语而下俗,笔健故尔。接句不肯字,索性以俗语作对,声口隐出纸上。”
⑵这两句是写不寐时所见所闻。残月,将要落的月亮。因夜深,故见月残。高枕句,仇氏引洪仲注云:“高枕对人帘,谓江声高于枕上,此以实字作活字用。”按洪注据上句“入”字,将形容词“高”也看作动饲,甚是。高字属江声,不属枕,不能理解为“高枕无忧”的高枕。但说是“江声高于枕上”,却仍费解。萧涤非以为:江声本来自远方,但枕上卧而听之,一似高高出于头上,故日“高枕”。因夜静,故闻远江之声亦高。
⑶这两句是不寐的心事。仗友生,靠朋友。
⑷杜甫本很愁苦,妻子又来信催归,所以益发睡不着了。应悉未归情,是说应当了解我迟迟未归的苦衷。即五、六二句所说的。仇注:“书乃寄妻之书。”非。

(1)有人认为“卷帘残月影”的“残”字用得精妙传神,请分析其妙处。(3分)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3分)
①残,残缺。卷起窗帘,夜深时分看到一轮残月,感觉自己就像这残月一样形单影只。②这个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深夜独自客居他乡不能入睡的孤寂相思之情。(结合句子赏析该字1分,情感1分,情感分析1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4分)
本诗刻画了一个漂泊在外的穷苦(1分)和孤寂(1分)的主人公形象:从颈联诗人无衣无食,要靠朋友救济才能度日,可以看出他生活窘迫;(1分)从尾联诗人妻子常年不在身边,只能靠书信互诉衷肠可以看出他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孤寂(1分)(两个形象特征各1分,结合诗句分析各1分,结合首联,颔联分析孤寂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简析:
这是杜甫于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时所作。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全诗描述的是诗人杜甫客居在外、夜不能寐愁苦辗转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0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严仁《玉楼春·春思》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玉楼春·春思 严 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注释】…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7
  • 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阅读答案及赏析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注】 ①海…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0
  • 栖一《武昌怀古》阅读答案

    武昌怀古 栖一 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注】①栖一:唐末五代诗僧。…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4
  • 张可久《红绣鞋·天台瀑布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张可久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①。比人心,山未险。   【注释】①飞廉:风伯,传说中的风神,此指风…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2
  • 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歌中所描写的人、物、景、事,许多意象都是有寓意的。   举例如下: 梧桐树:凄凉、悲伤、愁苦 雁:思念家乡、友人 柳:送别、离别愁绪 杜鹃: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 牡丹:富…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5
  • 赏析《诗经》有感

    赏析《诗经》有感   早在《诗经》时代,风、雨就已经入诗,只是它们的美还没有完全被发现。在许多句子里,它们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而已。就写景来说,还说不上有特别的美感。风常常是飘风…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