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束蕴宵行十里强》阅读答案

一剪梅
宋•刘克庄
小序:余赴广东,实之①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②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③。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②元:通“原”。 ③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束缊宵行十里强”,紧扣小序中“夜”字,写出夜行之景。“束缊”指用乱麻搓成火把。
B.刘郎:指作者自己。唐代刘禹锡多次被贬,自称“刘郎”,此处借此称谓暗指个人身世。
C.“酒酣耳热说文章”,作者与朋友畅谈文章却不话别,表现了作者对离愁的刻意回避。
D.“旁观拍手笑疏狂”,旁观的王迈鼓掌大笑,与作者高谈阔论的狂态相映成趣。
E. 全词语极夸张,情极大胆,豪爽、超迈,淋漓酣畅,充分体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3、这首词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 C D  ( C项 “表达了作者对离愁的刻意回避”错误。酒宴上词人与友人把酒畅谈应是意趣相投、兴之所至,并无刻意回避别情之意。D项“旁观拍手笑疏狂”是指旁边有人听作者与王迈高谈阔论而拍掌笑话他们的狂态。)
2.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始而愁苦,继而欣喜,最后慷慨奔放的情感变化。词人屡次遭贬,今又夜赴广东,天寒地冻夜路难行,自然心生愁苦;继而遇友人相送,更能把酒畅谈,词人深感欣喜;最后,词人的欣喜之情在狂放不羁的情态之中,发展到顶峰,即使旁人不解议论,词人也睥睨世俗、纵情任性。(指出变化3分,结合诗句分析3分)(6分)
3、诗中刘克庄的洒脱性格显而易见。“束缊宵行十里强,挑的诗囊,抛了衣囊。”从此句中体现了诗人这种豪放的性格。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他却抛却了衣囊,抛却了烦恼与凄苦,纵情吟诗,酒酣之余更是惊倒邻墙、推倒胡床,豪放之情彰显。作者多是遭遇不好,以致要连夜赴广东,但几句诗句却已看出他并未因此垂头丧气,却是更加潇洒纵情,与朋友相谈甚欢却不提悲苦之境,显示出他的热血本质洒脱之心,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叫人知他心境,品他豪放。

大意:我已打着火把走了十多里的夜路,我挑的是诗书,却没带衣物行囊。晚上的天气很寒冷,路又滑,但后面却传来急促清脆的马蹄声,原来是王郎赶来给我送行。
我俩在驿舍(或长亭)置酒话别,等喝到面红耳热的时候就开始评说诗文,因为我俩的肆无忌惮惊倒了临近墙外的人,而我俩在争执时又弄倒了坐着的马扎,旁观的人拍手大笑,笑我俩太过疏狂,但我们本来就不是拘于俗礼的人,何况又要分别了,肝胆相照的人在一起酒酣兴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是我类的本分,别人说我们疏于礼节也好、狂傲不羁也罢,又有什么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0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吉利”是谁的小名?

    “吉利”是谁的小名? A.刘备 B.曹操 C.孙策 D.公孙瓒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53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阅读答案及赏析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4
  • 顶真在木兰诗中的作用

    顶真在木兰诗中的作用   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那么,顶真在《木兰诗》的作用是?   顶真在《木兰诗》中的作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0
  • 李煜《相见欢》《浪淘沙》阅读答案比较

    阅读下面两首李煜的两首词,回答问题。(6分) 【甲】【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浪淘沙…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2
  • 金圣叹《独坐咏怀》阅读答案赏析

    独坐咏怀 金圣叹 空斋谁与语,开卷寻古人。 謦咳竟如故,典型成可亲。 庭花争弄色,林鸟静鸣春。 安得素心人②,相携数夕晨。 [注]①謦(qǐng)咳:谈笑。②素心人:语出陶渊明《移…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6
  • 陆游《枕上偶成》阅读答案及赏析

    枕上偶成 [南宋]陆游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1)诗歌的颈联运用…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