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
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⑶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⑷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⑸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
⑹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4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4分)
(3)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请说说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并简要分析这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5)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请结合尾联,揣摩宋之问暗用这一典故的意图。(2分)
答案:
(1)“南飞雁”的作用是和诗人形成对比。(1分)“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1分)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惨和绝望。(2分)
(2)颈联实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1分)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1分)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2分)
(3)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或对照手法),大雁止飞不进,北归有期,而我却行程未止,难以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2分);由雁及人,表达了诗人忧伤、思乡等复杂的内心情感(2分)。
(4)这里描写的是静寂、昏暗的景象:黄昏到来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浓重得散不开。(2分)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1分)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的抒情而蓄势。(1分)
(5)明晨踏上梅岭,遥望故乡,多么想跟古人一样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亲人。(1分)运用这一典故再次表达了思乡之情,深化了主旨。(1分)

二:
(1)诗歌以“比兴”开头,从        触发出        的情感。
(2)哪两句诗由写景转为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作者为什么期待在“明朝望乡处”要看见“陇头梅”?
(4)“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5)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南飞雁  思乡 
(2)“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抒发了怀乡情切之情。 
(3)采寄亲人,以表衷情。
(4)“南飞雁”的作用是和诗人形成对比。(1分)“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忧伤和悲戚。(3分)
(5)颈联实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江潮初落水面静寂,林间迷蒙瘴气缭绕。(1分)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1分)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被流放的忧伤和思乡的愁苦。(2分)

三:
1.“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2分)
2.此诗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任意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颈联描写了诗人凄凉孤寂的气氛。江上潮水下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雾气弥漫,林间瘴气缭绕,暮色渐浓。
2、(1)大雁的南飞与诗人不知归期做对比,突出诗人怀土思乡的忧伤、哀怨、痛苦。(2)诗人用“江静”反衬了自己内心无一刻宁静的哀怨痛苦,(3)用昏暗的境界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以景衬情,烘托出愁苦的心情。

译文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赏析:
《题大庾岭北驿》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在被贬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诗旨在写“愁”,全诗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全诗写贬谪岭南的伤感,于旅途中抒发情怀。开头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再写岭南境恶,更衬怀乡情切。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暗祈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以表衷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1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湘《得雨四首(其三)》阅读答案及鉴赏

    得雨四首(其三) [清] 宋湘① 笠影千塍外②,莺声一路中。草从今日碧,花又去年红。 细细失犁把,浮浮有水虫。忧愁复辛苦,无限慰邻翁。 【注】:①宋湘:广东嘉应州人(今梅州)人,清…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3
  • 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真题答案及赏析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4
  • 写秋天的古诗

    写秋天的古诗   随着秋天的深入大部分树种的树叶一片金黄,辉煌璀璨,在阵阵秋风扫荡下,片片黄叶也开始纷纷飘落大地,颇为壮观。乡村小道上,泥土气息渐渐浓郁起来,晨练和傍晚散步时,习习…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6
  • 王勃《秋日别王长史》阅读答案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 北梁:在北边的桥。古多指送别之地。 1.中间两联描…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9
  • 潘希白《大有·九日》阅读答案

    大有·九日 潘希白① 戏马台②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③,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5
  • 完颜璹《秦楼月·寒仍暑》阅读答案及赏析

    秦楼月 金·完颜璹 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无今古,梁台①风月,汴堤②烟雨。 水涵天影秋如许,夕阳低处征帆举。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 注:①梁台:梁代梁孝王所筑…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