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登岳阳楼(其一)
(宋)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①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④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①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②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③徙(xǐ)倚(yǐ):徘徊。④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
1.有人认为 “‘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请试作赏析。(5分)
2.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陈诗不若杜甫深广。请结合《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 作者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相生的手法。(2分)“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诗句描绘了静谧而惨淡的夕阳入山图,为下文抒情铺垫了凄凉的基调。(3分)
2、杜诗(《登高》)主题(感情)更深广。(1分)陈诗侧重表现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虽然此诗也抒发华年不再,生命短暂的暮年感伤,但着重表现的是逃难之危境,吊古之悲情,以“老木沧波”喻“己悲”之愁绪。(3分)而杜诗则把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多愁的感伤建立在忧国忧民、担忧社会时局的高尚的个人情操基础之上,即使在身老病重、孤舟漂泊之际老杜仍心系国家、担忧时局、怜悯苍生,故感情更显深广。(2分)(只要答到类似“陈诗侧重表现个人之悲:亡国之痛、万里漂泊、年华空老;而杜诗则将个人之悲融入家国之悲,且更凸现家国之悲”即可)

赏析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1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对偶的句子是哪几句

    木兰诗对偶的句子是哪几句   【文章导读】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 木兰诗对偶的句子是哪几句 ,供你参考和借鉴。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0
  • 刘豫州是指?()

    刘豫州是指?() A.刘焉 B.刘虞 C.刘协 D.刘备(正确答案)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71
  • 李白《送杨子》阅读答案

    送杨子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①作者一说为岑参,“杨叶”一作&…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9
  • 孟郊《洛桥晚望》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洛桥晚望 孟 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释 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3
  • 杜甫《遣怀》阅读答案

    遣怀  杜甫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 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1.古人评论说:“愁眼二字,便见所怀。&…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3
  • 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①。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