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杂诗》阅读答案

杂诗
西晋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山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1.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1)借景抒情,秋的萧瑟唤起了诗人的感伤。(2)叠词运用。“冽冽”“皦皦”“嗷嗷”等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音乐性。(3)化用诗句(典故)。“白露为朝霜”化用《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借景抒情及分析2分,叠词运用或化用诗句任答其一及分析1分)
2.生命流逝的感伤和志不得伸的感慨。前四句描写时节变换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伤,秋的物象凋零与诗人生命的凋零相对应。中四句写诗人因人老志不达的失落而愁肠百结,夜不能寐。后四句通过“局四海”“守空堂”“岁暮”等词语抒发了对生命流逝的感伤和志不得伸的感慨。(每点2分)

参考译文:
秋风是多么的凛冽,白露凝结成了晨霜。原本柔软的枝条一天天变硬,绿叶也一天天变黄。明月从云边露出,洒下皎洁的月光。彻夜难眠开门来到前院,直到晨飞的大雁嗷嗷叫唤。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无奈孤独的守在屋内。少壮盛年不能常驻永在,时常因为年岁已老而伤悲。

简析
左思这首《杂诗》借秋咏怀,抒发了自己贫士失职的暮年凄凉。诗中秋的萧瑟唤起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伤感,秋的物象凋零与诗人生命的凋零相对应互溶。诗人满腹经论且有远大抱负,但在西晋的门阀社会中他一直屈沉下僚,后来又在八王之乱中,不得不退居家中。诗人一生不得志,倍感光阴虚掷老而无成的失落,所以发出了“状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的悲伤的感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2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中反复的句子

    木兰诗中反复的句子   在木兰诗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的额表现形势,那么在木兰诗中反复的句子是哪句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中反复的句子   问女何所忆,问女何所思;女亦…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3
  • 沈颂《送人还吴》阅读答案

    送人还吴 沈颂 人心不忘乡,矧余客已久。 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 赠言幽径兰,别思河堤柳。 征帆暮风急,望望空延首。 【注】沈颂: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矧:况且,何况。 8….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5
  • 孙坚死时几岁?

    孙坚死时几岁? A.三十五 B.三十七 C.三十九 D.四十一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50
  • 牧童古诗赏析

    牧童古诗赏析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牧童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牧童   作者:…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6
  • 《春怨》《赠内人》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①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赠内人②  唐·张…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7
  • 木兰诗第三段的扩写

    木兰诗第三段的扩写   扩写是对原文进行扩展和充实,把简略的原文扩展成符合题意要求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第三段的扩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木兰诗第三段扩写(一)   木兰…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