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瑶瑟怨》阅读答案附赏析

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释
]①这是写女子别离悲怨的诗。
①瑶瑟:对瑟的美称。
②冰簟: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③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
④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1)古人对此诗这样评说:通篇布景,只“      ”三字露怨意。
(2)诗中“梦不成”之后所见的是什么?所闻的是什么?所感的又是什么?
(3)诗歌第三句“雁声远过潇湘去”和《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4分)  
(4)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写女子的别离之怨,有人认为是写音乐的意境与感染力,你赞同哪种理解,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5.读过此诗的人,一般都认为,“十二楼中月自明”一句中的“自”字用得很有情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5分) 
6.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试结合诗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梦不成 
(2)所见:冰簟、银床、碧天、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所闻:雁声;所感:“怨”情。
(3).“雁声远过”写出了雁声渐渐消失在长空之中的过程,雁叫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调(1分),从侧面暗示出主人公凝神屏息、倾听雁声南去而若有所思的情状(1分)。
        “雁阵惊寒……”登高望远时的听觉联想,写出大自然的和谐(1分),表现作者登高望远是飘逸脱俗的兴致(1分)。
(4)别离之怨:头一句写主人公因思念而寻梦却又寻梦不成的忧怨(1分),第二句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绪(1分),第三句雁叫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调,突出女子的思念(1分),第四句写孤居独处的离人面对明月,会勾起别离的情思,团圆的期盼(1分)
   音乐的意境与感染力:首句写中夜不能寐,后三句暗写弹瑟:第二句写弹瑟是的环境气氛(1分),第三句写弹瑟时雁就像是因瑟声的动人引来,又因不胜清怨而飞去一样(1分)。曲终之后,万赖俱寂,惟见月照高楼,流光徘徊(1分)。弹奏着则如梦初醒,怅然若失(1分)。

5.我也认为“自”用得很好。“自”是徒自、空自的意思,(1分)孤居独处的离人面对明月,会勾起别离的情思,团圆的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高楼。(2分)“自”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中主人公的孤寂与怨思。(2分)
6.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第一句借冰凉的竹席和洒满月光的床,写出主人公因伤离念远难以成眠,又寻梦不成的忧怨。(1分)第二句展现了一幅清寥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天的深夜,长空澄碧,月华似水,只偶尔有几缕漂浮的云絮在空中轻轻掠过),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绪。(1分)第三句雁叫更增添了清冷孤寂的情调,突出女子的思念,(1分)第四句借徒自照临高楼的明月,表现主人公的孤寂落寞与别离之思。(1分)(可根据上述得分点给分,也可答对两点即给满分。)

【作者介绍】
温庭筠 (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赏析:
《瑶瑟怨》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绝,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此诗描绘的是抒情主人公寂寞难眠而鼓瑟听瑟的各种感受,以表达别离之怨。全诗像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潇湘和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虽没有正面描写女主人公清夜独自弹瑟传达怨情,而幽怨之情表现得很充分。作品含蓄温婉,诗意浓郁,耐人寻味。

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
 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和别离之悲联结在一起。题名“瑶瑟怨”,正暗示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3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孟郊《桐庐山中赠李明府》阅读答案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孟郊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碧云。 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 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③。 【注】①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李明府,生平事迹不…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5
  • 杜甫《夜》阅读答案及赏析

    夜 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 ①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的…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7
  • 李日华《玉楼春·题《柳洲待别图》送刘跃如》阅读答案及赏析

    玉楼春·题《柳洲待别图》送刘跃如 [明]李日华 轻暖轻寒无意绪,朝来几阵梨花雨。妆成独自倚阑干,暗数落红愁不语。 杜宇一声人欲去,残云片片依沙渚。横塘十里柳烟浓,维舟…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17
  • 孙原湘《西陵峡》阅读答案

    西陵峡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29
  • 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阅读答案解析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是第二首,是一首格调沉郁…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65
  • 刘因《山中月夕》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山中月夕 刘因 满怀幽思自萧萧,况对空山夜正遥。 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 歌传岩谷声豪宕,酒泛星河影动摇。 醉里似闻猿鹤语,百年人境有今朝。 【注】刘因,宋末元初诗人,被…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