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及前一句全诗赏析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前一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芙蓉楼”是黔阳(今洪江市黔城镇)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1. 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寒冷的雨。
  4.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
  5.平明:清晨。
  6.客:在这指辛渐。
  7.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8.孤:独自,孤单一人。
  9.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10.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11.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
  12.连江:满江。

[解说]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
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翻译: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7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选自《礼记.檀弓》。   【文言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1
  • 文言文篇章结构

    文言文篇章结构   一、学弈   这段古文共有4句,有三层意思。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教的.学生本该都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0
  • 《公冶长背诺(8分)》阅读

    世传公冶长①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②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 居无何…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59
  • 晏殊 清平乐・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简析   初秋的风,细细…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3
  •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

    宋 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 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 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 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 愿赐闲州不计年。 今河南许昌,是北宋时许州的州…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0
  •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翻译赏析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可惜的是——虽然谈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为他问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只不过是鬼鬼神神!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