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全诗翻译赏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出自]  东晋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①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②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③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④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⑤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⑥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⑦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⑧荫:荫蔽。 
  ⑨罗:罗列。 
  ⑩暖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赏析:
《归园田居》诗共五首,是陶渊明归隐之初的作品。这一首《少无适俗韵》与另一首《种豆南山下》都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向来十分著名。   
   这首诗共二十句。前面的八句,诗人坦诚地倾吐了对过去仕途生活方式的鄙弃,和退隐归田、从自在中寻找新的生命价值的怀抱,也刻画了诗人与世俗不合,热爱自然、崇尚真朴的性格。他把求取功名进入仕途看作是“误落尘网”。一个“网”字,包含了他对虚伪的、束缚人们精神的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和否定。“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三十年的时光已经在尘风中虚度了,只有回到了田园中,才呼吸到了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内心充满了得到自由的幸福感。这里的“三十年”,有人认为当是“十三年”,因为从他二十九岁入仕算起,到四十二岁写这首诗时,正好合“十三”之数。但若从他“少无适俗韵”的少年时代算起,则差不多是三十年。其实,诗中的数字往往不应过实地去理解。在这里,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不过是一虚一实罢了。从诗的表现特点来说,宜虚不宜实,因此还以“三十”为好。诗人用“羁鸟恋旧林”和“池鱼思故渊”来表达自己对园田故居的依恋。自然,接下来的“开荒南野际”,就不是述其艰苦的劳动,倒是具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他回到田园是实践了他“返朴归真”的社会主张。在他看来,这样接近自然的生活,才是人最正常、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从“方宅十余亩”开始,他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园田居的农家风貌。虽是极平常的景物,却代表着农村景象的典型特征:宅院、茅屋、榆柳、桃李,远处的村落,袅袅的炊烟……特别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两句,就更具生气。宋代张戒说:“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田园。”这就是说,作者的本意并不在写田园景物之美,而在于田园生活之趣,这是很好的见地。在这首诗中,诗人所写的景物都是田园中人们极常见的,孤立地看,它们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审美价值。可是,在这里诗人为这些平常的景物赋于了“灵性”,它们处处洋溢着诗人归田后所体味到的农村生活情趣。在诗中,榆柳、桃李是那样适意,狗和鸡也是那样适意,而主人更是适意的,最平常的景物也给他亲切感,使他感到自由自在。而读者,则并不对这些常见的景物感到乏味,反而受了诗的感染,发现了这些平时没有引起注意的东西竟是这般美好,这般有趣。以诗的主观感受注入所写的景物,这是陶渊明归隐初期田园诗的一个特色。这种重在写意不在写实的表现方法也是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   
    诗人为可对农村的平常景物产生这样的感情呢?诗的最后两句回答了这个问题:“永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正因为过去有那种如在樊笼的生活,才能懂得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之可贵。这里的生活尽管简朴,但是和那种充满机诈的、虚伪的、喧嚣的生活相比,它宁静,适意,自然,更符合陶渊明的生活理想。   
    这首诗用了许多对句。这是格律诗产生之前诗歌中大量使用对句的一个范例。可贵的是这些对句不仅词语工整,表现出汉语的语言形式美,而且具有内在的韵律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来顺势而成,毫不费力,从节奏上、意境上,恰具了平淡自然的韵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7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梅花绝句·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788
  • 《南都行·南都信佳丽》翻译赏析

      《南都行·南都信佳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8
  • 《惠子相梁》《涸辙之鲋》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4
  • 小村·淮阔州多忽有村古诗翻译赏析

      《小村·淮阔州多忽有村》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1
  • 越调柳营曲太平即事古诗原文及赏析

      【原文】   越调·柳营曲·太平即事(亲凤塔)   马谦斋   亲凤塔,住龙沙,天下太平无事也。   辞却公衙,别了京华,甘分老农家。   傲河阳潘岳栽花,效东门邵平种瓜。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0
  • 《百家姓.钱》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钱》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 钱》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钱」源与彭姓,是以官职命民的`姓氏。周朝有官职名「钱府上士」掌管财政,遂以官为氏。相传为古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