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思及全文翻译赏析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思及出自宋朱熹《春日》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译文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8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邹应龙传原文及全文翻译

      明史   原文:   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①,擢御史。严嵩擅政久,廷臣攻之者辄得祸,相戒莫敢言。而应龙知帝眷已潜移,其子世蕃益贪纵,可攻而去也,乃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9
  •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范成大《忆秦娥·楼阴缺》全词翻译赏析

    秦楼月 楼阴缺,栏②干影卧东③厢月。东厢月,④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⑥金虬⑤烟,罗帏⑦黯淡灯花结。⑧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注释 ①楼阴缺:高楼被树荫遮蔽,只露出未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0
  • 物各有所长文言文翻译

    物各有所长文言文翻译   导语:物各有所长,应该要用其长处,发挥其特点。不能因为别人的短处而瞧不起别人,要学会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各有所长文言文及翻译,…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3
  •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翻译赏析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作者为宋朝诗人范仲淹。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4
  •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恺性孝友,颇解属文。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染工上士王神欢者,尝以赂自进,冢宰宇文护擢为计部下大夫。恺谏曰:“古者登高能赋,可为大夫,求贤审官,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8
  • 闺怨原文及赏析

      闺怨赏析_王昌龄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赏析: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