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全诗注释翻译赏析

星垂平野阔的下一句月涌大江流出自杜甫的诗句

旅夜书怀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词语注释

  ⑴危樯:高高的桅杆。
  ⑵独夜舟:孤零零的一只船在江上过夜。
  ⑶平野阔: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⑷著:著名。
  ⑸ 应:认为是、是
  ⑹飘飘:随处飘泊,无依无靠。

作品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韵译】: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评析】:

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旅夜书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历史评价

  这首诗是杜甫五律诗中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文学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十分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章好而著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并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漂泊无依的孤寂,却正是对社会的评价,那个时候,那皇城,如此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辗转来到成都,却因为严武的离世,被迫离开,因为无重用他的人,无他的伯乐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如此,全诗也从侧面烘托了当时朝廷政治的腐败,以及,自己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9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词语积累

    文言文词语积累   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5
  • 摸鱼儿 元好问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5
  •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参考译文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 文言文《饶州神童》练习题

    文言文《饶州神童》练习题   饶州神童   【原文】   饶州自元丰①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②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③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④,以竹篮坐之木杪⑤,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3
  • 《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赏析

      《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束萧仙,啸梁鬼、依还未灭。荒城外、无聊闲看,野烟一抹。梅子未黄愁夜雨,榴花不见簪秋雪。又重罗、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5
  •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7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