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翻译赏析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昨夜经过了一场风雨,不知花儿落下多少?
   [出自]  孟浩然《春晓》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晓:天亮。
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4.闻:听。
5.闻啼鸟:听见鸟叫。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赏析〗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0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贾黄中传》文言文练习

    《贾黄中传》文言文练习   贾黄中,字娲民,沧州南皮人,唐相耽四世孙。父玭严毅,善教子,士大夫子弟来谒,必谆谆诲诱之。   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4
  •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说:触龙说赵太后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说:触龙说赵太后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赵太后新用事(新:刚刚)   2、老妇必唾其面(唾:吐唾沫)   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谢:道歉)   4…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6
  • 赵且伐燕

      《赵且伐燕》出自《战国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就出自《赵且伐燕》。 文言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3
  • 台城路 过春山

             登雷峰望宋胜景园故址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47
  • 【越调】小桃红(秾华不喜污天真)

             李致远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8
  • 写山西挂甲山石刻的诗词大全

    挂甲山,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此地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岸,拱桥如虹,景色优美。据旧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山挂甲,故更名挂甲山,也有传说从太原起兵的唐太宗李世…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