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赏析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译文]   江岸迷蒙如烟的柳树和孤独的大雁飞在悬挂残月的天空。
  [出自]  唐  温庭筠  《菩萨蛮》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注释:
    水精:即水晶。
    玻璃:也有文本作“颇黎”,天然水晶。
    惹梦:催人做梦。
    锦:指锦被。
    藕丝:青白色,此指衣服。
    人胜:古代女子雀形首饰。
    参差:高低错落。
    香红:指花。
    头上风:指首饰因行走而微颤,有如风吹。

译文:
     精致的水晶帘里,她枕在玻璃枕头上,鸳鸯锦被里温暖的香气,惹得她进入了梦乡。梦见心上人没有回来,只有江岸迷蒙如烟的柳树和孤独的大雁飞在悬挂残月的天空。
    你看她,穿着浅淡的藕荷色的丝裙,头上插着别致的金釵和耀眼的鲜花,玉钗正在迎风摇颤着。只可惜如此华丽的衣饰仍然排解不掉她心中的孤独和惆怅。

赏析:
这首美丽的《菩萨蛮》,其实写的是一份相思怀念的感情。可是这样的字通篇却没有一个,只通过一些意象,隐隐地暗示着,透露着一种如梦境一般的情意。柳树,让人联想的是别离,古人有灞桥杨柳,折柳送别,“柳”,谐音“留”。“江上柳如烟”,那飘垂的细长的柳丝,那江畔迷朦的烟霭,传达出的,是一种绵长凄迷的离别与怀念之情。汉代的苏武沦落在匈奴牧羊时,曾经将帛书绑在南飞的鸿雁脚上,向故国传递书信——雁,是可以传书的;而月,是代表相思的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清照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飞残月天”,是这几句意境的浓缩,暗示的仍然是相思怀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秋”,代表着凋零、悲哀。屈原在《离骚》中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诗中说:“摇落深知宋玉悲”……“藕丝秋色浅”,隐隐地透露出一种等待离人归来、恐惧生命摇落变衰的悲哀。这里是浅浅的、淡淡的不露痕迹的一种哀愁,惟细细体味才可捕捉和感觉。
  温庭筠这整首词所要透露的,是离别相思怀念的感情,中间挟带着淡淡的哀愁,可是直白的字却不着一个,只是说“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则更是高妙的朦胧艺术了,各种各样的想象,各种各样的解释的可能。特别是最后一句“玉钗头上风”,看似不通,细细寻味,却着实妙极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1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双燕离·双燕复双燕》翻译赏析

      《双燕离·双燕复双燕》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4
  • 写福建鼓浪屿的诗词大全

    鼓浪屿,在厦门市西,中隔700多米的厦鼓海峡。全岛面积仅1. 84平方公里。山上怪石嵯峨,迭成洞壑,洞内海风扑面,涛声如雷,故名。山上建有莲花庵,明万历、清乾隆年间重修,庵旁巨石有…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60
  • 程氏爱鸟的文言文翻译

    程氏爱鸟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程氏爱鸟》是北宋苏轼写的一篇文章,该文写的是苏轼的母亲对鸟雀好,而鸟雀们也愿意在苏轼家院子里无虑的生活。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程氏爱鸟的文言文翻译,…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5
  • 文言文语文期中复习教学

    文言文语文期中复习教学   一、复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生字、词的解释;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   4、完成拓展练习。   二、复习重、难点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6
  • 荀子《解蔽》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①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8
  • 中吕满庭芳牧原文及赏析

      【原文】   中吕·满庭芳·牧(闲中放牛)   赵显宏   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   终朝饱玩江山秀,乐以忘忧。   青蒻笠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洲。   黄昏后,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