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翻译赏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战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家信,就请你捎个口信,回京报平安把吧。
   [出自]   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1.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下简称刘《笺》)系此诗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2.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4.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5.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6.凭:托。
 7.传语:捎口信。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译文2:
        东望回故乡的路是遥遥没有尽头,
  想起故乡伤心的泪水不住地流,衣袖都沾湿了。
  在马上与回京的使者相逢,却没有纸和笔写封家书,
  就烦请你带个口信,说我在他乡很好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5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赏析及历史评价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赏析及历史评价   原文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0
  • 《凌虚台记》翻译

    《凌虚台记》翻译   《凌虚台记》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0
  • 欧阳修文集――卷七十九・外制集卷一

      ◎制敕五十首   【劝农敕】   敕:朕惟德之不明,而至于用武,久兴师旅,重困黎元。有闵民爱物之心,谁能副予意者;有信赏必罚之令,今将举而行之。朕言有条,其听无忽。夫农,天下之…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31
  • 一丛花·咏并蒂莲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658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全诗翻译赏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译文]   爆竹声声宣告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浩荡春风将暖意吹进了屠苏美酒。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6
  • 齐天乐(填温飞卿南曲)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藕花洲上芙蓉楫,羞郎故移深处。弄影萍开,搴香袖罥,鸂鶒双双飞去。垂鞭笑顾。问住否横塘,试窥帘户。妙舞妍歌,甚时相见定相许。归来憔悴锦帐…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7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