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诗意: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这两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在静谧的月夜的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使得全诗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出自唐朝诗人刘方平的《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诗意: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赏析:
《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这首诗意境清新明丽:夜深人静,朦胧的月光斜照着村落里的人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笼罩在夜的暗影里。这明暗的对比更衬托出月夜的静谧。辽阔的天空中,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星和南斗星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就在这寒气袭人、万籁俱寂的夜晚,小虫首先感受到了夜空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因此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也在虫鸣声的启发下感受到春的来临,发现透过窗纱能够隐约看出一丝新绿。此诗以静谧的月夜为背景,采用了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对春天来临的无比喜悦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5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旧唐书·殷侑传》“殷侑,陈郡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殷侑,陈郡人。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及长,通经。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4
  • 宋定伯捉鬼

    朝代:魏晋 作者:干宝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697
  •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明]叶向高   醉翁、丰乐二亭,皆以欧阳文忠故闻于天下。余三过滁阳,皆未成游。甲辰之冬,仲山林先生太仆寺闻余道滁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0
  • 《别储邕之剡中》翻译赏析

      《别储邕之剡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 有关描写古人文章写作的古诗词名句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l…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4
  • 文言文千里之马的原译文

    文言文千里之马的原译文   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