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上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上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    全诗意思赏析

出自宋代诗 人志南的《绝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扬柳风”出自于宋代一个叫释志南的和尚之手,题目是《绝句》。
1. 选自《宋诗纪事》卷九三。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2.系(xì)——联接。     3.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4.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5.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6.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 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6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摸鱼儿原文及赏析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名句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摸鱼儿》   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4
  •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9
  • 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

      《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是苏轼的一篇文章。   【文言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1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体会论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体会论文   摘 要:文言文在初中语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的难点。初中所学的许多文言文,对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很大帮助,能够使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0
  •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义项及例句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义项及例句   营   ①经营:常数月营聚(训)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②谋求:百计营谋不能脱(促)   望   ①远看:吾令人望其气(鸿)自下望之则高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0
  • 《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杨震传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