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的意思及全文翻译赏析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译文】恨你的时候只说你一去之后不如那江潮起落有个音信,想你的时候才知道,我的相思之情比那大海还要深沉。
  【出自】  白居易  《浪淘沙》其三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列为近代曲辞,所收白居易、刘禹锡之作都是七言绝句,与五代、宋以后的长短句不同。
 借问:请问。
 何似:哪里像。

译文1:
    借问江潮与海水,哪里像郎君你的无情和妾身我的思念之心?恨你的时候只说你一去之后不如那江潮起落有个音信,想你的时候才知道,我的相思之情比那大海还要深沉。
   
译文2:
    问问江潮与海水:什么像郎君的心意,什么又像我的心意?恨郎君的情意不能像潮水一样来去有定时,思念他的时候才发现海水不够深。

赏析
在这首原调《浪淘沙》小词中,他通过对一位思妇复杂微妙的内心矛盾的描绘,真实地表现了妇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悲惨的境遇。
     发端二句,劈空发问:“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以水喻情,此为古诗所常见。在人们看来,汹涌澎湃而来去倏忽的潮水,与负心汉那狂热似火却须臾即逝的短暂之情多么相似;而那浩瀚永恒的大海,则正如痴情女那缠绵忠贞的爱的胸怀。可是,诗人笔下这位女子对此却不以为然,予以否定。在她眼中,江潮海水哪能与郎情己意相比呢?此言与众不同,一反常理,而反问句式更强调其意。一下紧扣人心,感到新颖奇特,不知何故:是水长情短,还是情深于水?急于得知答案。这样就为下文的申说发挥作好有力的铺垫。
    紧承此意,转句即申说其由。“相恨不如潮有信”,以君、潮相比。潮水已是变化不定的了,但潮涨潮落,毕竟还有其定时,而君之离去,渺无归期,可见君不如潮,对比之下,更衬出君之薄情,令人相恨。同时,诗人在此化用了李益《江南曲》诗意:“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从而暗示出这是一位“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不幸女子,这种情况在中唐时极为常见。当时官府重商弃农,盐商和珠宝大贾成为一个特殊阶层,“姓名不在县籍中”,“不属州县属天子”,他们牟取暴利,生活豪奢,玩弄妇女,喜新厌旧,自然谈不上什么爱情专一。“商人重利轻离别”、“日日逐利西复东”,故商人妇便更要常受“来去江口守空船”之苦。了解这一背景可更深一层地理解此句之意。
     既然君不如潮,则水就不似君情。意思本已很明白,似可就此住笔。然诗人意犹未尽,却翻空出奇,推出“相思始觉海非深”的妙句作结。短短七字,寓意深长,耐人寻味。首先,它在上句君情潮水相比君不如潮的基础之上,再分别从情与水两方面加以延伸,将妾心与海水相比,谓妾心深于海。同与水比,或不及,或过之,已自见出高下。而这两组对比又通过潮不如海这客观差异而相联系,使君情与妾心之间形成更鲜明突出的反差。可谓匠心独运,出人意料,极为夸张而形象地渲染出君之负心与妾之痴情,起到了进一步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其次,“相思”与上句“相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巧妙地给我们展示出思妇那复杂微妙的心理。她既恨君不如潮,却又非李益笔下那位意欲“嫁与弄潮儿”的妇女一样泼辣决绝。而是相恨又无奈,恨罢仍相思,思与恨交织融合,难以区分。这种矛盾心理,一方面有助于突出其忠贞不渝,情深于海;另一方面也更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下层妇女孤立无援的不幸命运和深受残害的悲剧性格,因而更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在当时的罪恶制度下,她们除了默默的忍耐、无望的期待之外,没有其它的选择。故作者所揭示的思妇心理,不仅有对负心汉的谴责,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讽谕。第三,“始觉”二字,说明君之薄幸、妾之深情都是在痛苦相思之中悟出,同时还照应了上联,说明那异于常理之问并非来无端绪,而正是相思女子久经失望折磨后之体验所得。这样,便充分地传达出无比深切的酸楚,凄婉动人。
     由此可见,白居易诗并非只是如前人所批评的那样直露无隐。这首小词既借鉴民歌常见表现手法,质朴明快,天然无饰,而又言简意赅,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一位与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妇的复杂矛盾心理。含蓄深婉,怨而不怒,堪称民间词与文人词结合的典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6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石城山记文言文翻译

    小石城山记文言文翻译   小石城山记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赞叹山石树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设计、布置的,然后自然转入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重大哲…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2
  • 《吴中田妇叹》

    苏 轼 今年粳稻熟苦迟, 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 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 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陇上宿, 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①载入市, 价贱乞与…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3
  • 《逢入京使》鉴赏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08
  • 张孝基仁爱

    朝代:宋代 作者:方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592
  • 《后赤壁赋》翻译及赏析

    《后赤壁赋》翻译及赏析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后赤壁赋》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后赤壁赋》   作者: 苏轼   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9
  • 江楼夕望招客古诗赏析及翻译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江楼夕望招客》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