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翻译赏析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译文: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注释:
    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这里指夜郎。当时李白因永王李嶙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君子:指李白。
  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命:命运,时运。
    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得人总是薄命遭忌。 
  魑魅: 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过:过错,过失。 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
  (有人将“过”解释为经过,但律诗最讲究对仗,此联文章对魑魅,憎对喜,命达对人过。达,通达。 命运通达又如何能对人经过? 所以应理解为人犯了过失,遭了厄运 )
  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汨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译文1:
    凉风飕飕从天边起,你的心境怎样,令我惦念不已。传信的鸿雁几时能飞到?只恐江湖秋水多风浪。文才卓绝薄命遭嫉恨,山精水怪最喜欢好人犯错。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投诗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译文2:
   秋风飒飒,在边远之地的秦州,人们已经有了草木萧疏的感觉了,现在老朋友流放夜郎,世路凶险,不知感觉和心情怎么样?鸿雁何时能捎来你流放途中景况的音信?你途径潇湘洞庭,风波险阻,你可要多多保重!文才出众者,往往会遭厄运,命运亨通的人诗文一般不会有名,这正像鬼怪喜欢人经过可作食粮一样,奸佞小人总是迫害君子和有才能的人。你与屈原的遭遇有相同之处,也一定与屈原可以共语,请别忘了把它写成诗句,投诗祭奠汨罗江,向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一诉衷肠!
   
译文3:   
     凉风习习来自天边的夜郎,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赏析:
《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抒情名诗。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李白在“安史之乱”中因永王李璘事件而获罪,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欲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唐宋诗醇》:“悲歌慷慨,一气舒卷,李杜交好,其诗特地精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8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弼《义士杨景和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弼义士杨景和埙传(明)张弼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77
  •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89
  • 元好问《御史程君墓表》“君讳震,字威卿”阅读答案及翻译

    御史程君墓表 (金)元好问 君讳震,字威卿。先世居洛阳,曾大父获庆,大父总,质直尚气节,乡人有讼,多就决之。父德元,自少日,用.侠闻。尝与群从分财,多所推让,州里称之。君幼日梦人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26
  • 《旧唐书薛季昶传》文言文阅读

      薛季昶,绛州龙门人也。则天初,上封事,解褐拜监察御史。频按制狱称旨,累迁御史中丞。   万岁通天元年,夏官郎中侯味虚统兵讨契丹不利,奏言“贼徒炽盛,常有蛇虎导其军”。则天命季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0
  •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朝代:明代 作者:石茂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01
  • 与顾章书文言文翻译

    与顾章书文言文翻译   与顾章书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下是小编带来与顾章书文言文翻译的相关内容…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