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全诗翻译赏析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译文]   死后的白骨,遍野都是,无人掩埋;原本人口稠密的地区,这时已是千里荒无人烟,连鸡叫都听不到了。
  [出自]    三国 魏 曹操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
  义士:指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将领。
  兴兵:起动,发动军队。
  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婿牛辅,其部将李傕、郭汜等恶人。
  会盟津:也称孟津,在今河南省孟县南。相传周武王起兵伐纣时,中途曾和联盟反纣的八百诸侯会合于此地。这里用“会盟津”代指各路讨董卓军队的结成联盟。
  乃心在咸阳:指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无不)在王室。”这里是化用其句。咸阳:秦代的国都,这里代指长安,当时汉献帝已被董卓挟持由洛阳迁到了长安。以上二句是说,这些讨董卓的各路人马,开始时也都说是拥护长安的帝室。
  雁行:鸿雁的行列,比喻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以上二句是说,各路会师后,在敌人面前却表现了各怀鬼胎,一个个互相观望,畏缩不前。
  嗣还:随即。还,同旋。
  戕:残害。东方各路军阀退兵后,随即互相残杀起来。
    淮南弟:指袁绍的从弟袁术。
    称号:即称帝,指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淮南寿春(安徽寿县)称帝之事。
  刻玺:刻皇帝所用的印章,指袁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图谋废黜汉献帝,拥立刘虞为皇帝的事。
    铠甲:古代军士打仗时护身的。金属制做的为铠,皮制的为甲。
    虮:虱子的卵。

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赏析: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中,曹操是一个少有的多才多艺的人物,而且对文学的造诣和建树。曹操不仅以一代雄主的身份奖掖文学,自然也赫然可观的创作成绩,从而开辟出了一个文学新时代,在封建社会中堪称独步,如果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起曹操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那是并不过分的。

    曹操在建安作家中是仅次于孔融的年龄较长的前辈,他的创作活动也比其他作家开始的早,曹操便能以自己具有新精神,新格调的作品熏染和影响后来者。曹操的创作诗歌仅存二十几余首,形式有四言,五言,和杂言三种。曹操对不同诗歌形式的运用是充满创新精神的,这在四言,五言诗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四言自《诗经》之后作者寥寥,作品不多,而且内容偏重教训,外形趋向平板,语言典雅凝重索寞寡味,曹操四言犹如异峰突起,“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短歌行·对酒当歌》、《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和《龟虽寿》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在内容情调,句法和词汇方面都别具一格,标志着四言诗的复兴,对后来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创作直接有影响,五言诗在当时尚属“流调俗体”,地位不高,汉末文人虽有作者但大多艺名,而且内容是离别相思叹老嗟卑,风格较为柔弱。曹操是一个用五言来反映广阔现实生活的人。《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却出东门行》等内容深刻意境雄浑,笔力纵横,语言通俗,代表当时创作的新倾向,为建安时期“五言腾涌”的局面开出端绪,为五言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奠定牢固的基础,曹操既写四言正体,也写五言“流调”而且都沉雄骏爽,别开新境,衣背后世,堪称双绝。
    明代钟惺在论曹操《薤露行》诗时说“汉末实录,真史诗也”。曹操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诗史”的人,而且一个无愧于“诗史”称号的人,曹操诗“闵时悼乱,歌以述志”,“吟咏性情,记述事业”真实反映了人物的事业、经历、思想和感情,并通过这实录了汉末数十年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内容大多有史实依据,极为真切可信,形成了曹操诗歌现实主义的显著特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0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这两句是寓意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昔日的耻辱和飘零身世告别;在高楼之上对着明月,和少年知音纵情歌唱,以期共勉。诗句用典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8
  • 《短歌行》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126
  •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2
  • 塞上曲・蝉鸣空桑林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1)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2)萧关:宁夏古关塞名。(3)…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12
  • 描写立冬的唯美古诗词

    描写立冬的唯美古诗词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立冬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5
  • 司马光《涑水纪闻》阅读练习及答案

    司马光 11、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翻译题目 (宋)太祖既得天下,诛李筠、李重进,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自,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2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