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的诗意: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这两句是说,重阳佳节,已属秋日,客中送客,已感伤怀,而北雁南飞,更触乡思,平添忧伤情绪。诗人因革职客蜀地,客中送客,见景生情,激起胸中积聚之郁闷,发出肺腑之苦衷,感人至深。

出自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
①望乡台:地名。这里是借用其名,突出“望乡”。
②南中:南方,这里指王勃客居的剑南一带
③那:奈何,为什么。

译文
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赏析
《九日登高》是初唐诗人王勃在南游巴蜀之时所作。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运用了“无理而妙”的写作手法,虽然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这首作于王勃南游巴蜀之时。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运用了“无理而妙”的写作手法,虽然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这两句的确很妙。因为错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1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杨布打狗》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注而反。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译文…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30
  • 有关《明史·袁忠彻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袁忠彻,字静思。从父袁珙谒燕王,王宴北平诸文武,使忠彻相之。谓都督宋忠面方耳大,身短气浮,布政使张昺面方五小,行步如蛇,都指挥谢贵拥肿蚤肥而气短,佥都御史景清身短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2
  • 始得西山宴游记

    原文: 自余为P?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3
  • 范晔《张衡传》文言文知识重点归纳

    范晔《张衡传》文言文知识重点归纳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29
  • 《春日京中有怀》译文及赏析

      《春日京中有怀》   唐代: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0
  • 奕秋文言文翻译

    奕秋文言文翻译   奕秋一文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的道理。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奕秋文言文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奕秋文言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