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苏轼《江城子·别徐州》翻译赏析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译文]   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刚刚经历了邂逅相逢的喜悦,又要面对骤然分别的痛苦。
  [出自]  苏轼  《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注释:
    词调、题名一作《江神子·恨别》。元丰二年(1079)三月作者调为湖州(今属浙江,州治吴兴)知州,留别徐州田叔通、寇元弼、石坦夫。
    佳人:贤能之人,此处指友人。
    隋堤:隋炀帝时开通的通济渠,引汴水入黄河与淮河相通,沿渠筑堤,人称隋堤。
    溶溶:水流动的样子。
    背归鸿:作者南下吴地,此时正是春天,大雁飞回北方,因此说“背归鸿”。
    吴中:湖州在三国时属吴。
    清泗:泗水,源出山东,南下流经徐州,注入淮河。淮:今江苏秦淮河。
    楚江东:指徐州,湖州所在地。长江流经楚地,故称楚江;湖州在江东 (即江南),词人将移知此处,故云。“清泗”以下四句从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化来而反用其意。

译文:
    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刚刚经历了邂逅相逢的喜悦,又要面对骤然分别的痛苦。携手友人,含泪折花相送,作为道别。东风徐徐,春光仍在,可我即将离开,这美好春光今后还能与谁共享呢。
    隋堤中的水浩浩荡荡,好似我无限的离思。春光明媚,鸿雁北归,而我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频频回顾,只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我想托清泗的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怎奈泗水东流,相思难寄。

赏析: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调知湖州途中。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别恨是全词主旨,上片写别时情景,下片想象别后境况。

  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显然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彭城”即徐州城。“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怎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怎不令词人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作者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久远地回响读者的心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2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满江红·翠幕深庭赏析及翻译

    满江红·翠幕深庭赏析及翻译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8
  • 【正宫】醉太平(南华经看彻)

             无名氏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4
  •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①。权信之,遽烧围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7
  •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赏析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赏析   临斯湖以游思兮,濯清波以解愁。瞻彼湖之烟景兮,实静谧而清幽。夹翠微之林圃兮,依庄雅之高楼。飞恣狂之蜂蝶兮,遍少女之红袖。南弥台塬,北接危楼。花粉沾衣,柳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5
  • 中考语文文言文《张佐治遇蛙》专项练习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张佐治遇蛙》专项练习题   张佐治遇蛙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6
  • 高中语文《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原文及译文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