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的意思: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出自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注释】
⑴大禹寺:寺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义公:指名字中有一“义”字的僧人。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⑵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寂:一作“处”。
⑶结宇:建舍。宇,屋檐,代指房屋,这里指禅房。一作“构”。空林:空寂的山林。
⑷众:一作“群”。壑(hè):沟壑。
⑸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⑹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⑺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亦指《莲花经》。
⑻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参考译文】
义公在大禹寺中参禅修静,禅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
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
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散译
义公在寂静的地方参禅,因而把屋宇建在深山老林中。
禅房外,孤峰耸立;台阶前,沟水清浅。
久雨初停,夕阳返照,绿树的阴影散落在幽暗的庭院中。
看到池中的莲花如此清纯洁净,我才明白义公的心境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赏析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
首联“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禅寂”用佛家语,佛教徒坐禅入定,思惟寂静,所谓“一心禅寂,摄诸乱恶”(《维摩诘经》)。义公为了“习禅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描写禅房的幽寂。起句看似平淡,但诗人以“习禅”和“空林”相对应,便构成了一种“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描绘出了义公坐禅的环境背景,为全诗写景勾画了一个总背景,也为中间两联描写禅房前景作了有力的铺垫。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着意表现禅房位置的高深。门外孤峰高耸,阶前深壑纵横。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种断绝尘想的意绪,神往物外的志趣。这里“一峰秀”是远景,“群壑深”是近景。从位置上来说,义公禅房俯视群壑,遥对远峰,足见其高;而阶前群壑起伏,连绵纵横,又见禅房之深。这二句诗,景物交叠,气象森闳,雄奇壮观,层次感十分强烈。前两联描绘高僧禅房位置、禅房庭前的自然环境,通过环境的清雅脱俗、悠远深邃衬托出义公清高的志趣。
颈联“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描写雨后空山清幽之景。当雨过天睛之际,夕阳徐下时分,天宇方沐,山峦清静,晚霞夕岚,相映绚烂。翠绿的山影静静地投印在庭院中,阴幽空灵,清爽怡人。这二句从动的方面描写禅院清净爽洁,与前两句从静的方面描写禅院的幽寂高深相结合。虽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人。这时,空翠的水气飘落,禅房庭上,和润阴凉,人立其间,更见出风姿情采。这一联,诗人抓住一了雨后高僧隐居环境的特点,进一步由景色环境的描写烘托义公脱离凡间、超于尘世的胸襟和情怀。无一字赞美高僧却字字饱含尊敬和赞美之情,明是写景实是赞人;明是赞景实是赞人。
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巧用佛教的比喻赞美禅师虚空高爽的禅心。义公选取了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有佛眼般清静的境界,方知他怀有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襟怀。“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历来被佛教视作圣花,而“不染心”,活用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这末尾二句,巧妙地点破了写景的用意。
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羁,为人耿介,志在隐逸。这首诗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也寄托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此诗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可以看做能够充分表现孟浩然诗歌艺术特点的代表作品之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7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壶中九华诗并引》

    苏 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櫺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 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3
  • 缭绫――白居易诗词全集

      缭绫   [唐] 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1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详解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详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7
  •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师文幼警悟,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目辄不忘。弱冠,谒许衡,与衡门人姚燧、高凝皆相友善。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奇其才,辟为右三部令史。丞相伯颜选为掾属,从定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 《象祠记》文言文及翻译

    《象祠记》文言文及翻译   《象祠记》是一篇阐明作者“致良知”的观点的论文。是一篇阐明作者“致良知”的观点的论文。全文从宣君修缮象祠写起,作者连着用了两个“胡然乎”的质疑句子带动了…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1
  • 黄帝者,少典之子原文及译文赏析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 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