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全诗翻译赏析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出自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诗作《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⑴
皎皎白林秋⑵,微微翠山静⑶。
禅居感物变⑷,独坐开轩屏⑸。
风泉夜声杂⑹,月露宵光冷⑺。
多谢忘机人⑻,尘忧未能整⑼。

注释
⑴晖上人:大云寺僧人圆晖。赞宁《高僧传》称他“精研性相,善达诸宗”。陈子昂中进士之前与之结识。
⑵皎皎:洁白貌;清白貌。形容月光。《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⑶微微:隐约,淡远,幽静的样子。 南朝梁沈约《刘真人东山还》诗:“连峰竟无已,积翠远微微。”
⑷禅居:僧人居住修行的处所。指寺院。
⑸轩屏:窗户和门屏。
⑹杂:一作“绝”。
⑺月露:月光下的露滴。宵光:夜光;月光。
⑻忘机: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忘机人,是赞美晖上人与世无争、忘却巧诈的高洁情怀。
⑼整:理。

译文
月光照耀山林一片秋色,青翠山峦多么安谧幽静。
身居禅房感受万物变化,一人独坐不由打开窗门。
风响泉鸣夜声显得嘈杂,月下的寒露使夜光清冷。
向您忘机的人多多致意,尘世烦忧愧未清理干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酬答晖上人的赠诗而作,当作于陈子昂中进士之前,陈子昂中进士的时间是唐高宗开耀二年(682年)。

赏析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诗作。此诗描绘了明净如画的山林秋夜景色,表现了作者希望自己的心情能入景清明,达到晖上人那样的境界。全诗结构精巧,浑融一体,起承转合,自然从容。
晖上人的赠诗内容不明,从此诗意推测应是与秋夜禅坐有关。因此,这首回赠诗开头从山林的幽静写起。“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秋夜的山林禅院充满了幽寂的禅意。此诗中间两联写景咏物。颔联“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住在这僧房里感到了景色的变化和季令的推移,由于心绪无比烦乱,不禁打开门扇,独坐沉思幻想起来。这里点出了晖上人的禅悟境界。禅定使人心情平静,从而智慧现前。颈联“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描绘出一片清幽冷寂的境界,极具诗情画意,也颇具禅意。最后“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二句,感叹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忘却机心,饱受尘世烦扰,实在是无奈又可怜,表达了诗人对晖上人入景清明那种境界的追求。
此诗结构极其精巧。起承转合,自然从容。写景写人,浑融一体。陈子昂还有一首诗《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内容与此诗相关,可以互相参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7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渔父歌·白头何老人》古诗原文及鉴赏

      《渔父歌·白头何老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3
  •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的赏析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8
  • 辛弃疾――霜天晓角・旅兴

      霜天晓角·旅兴   宋代:辛弃疾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译文及…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2
  • 《桃花源记》鉴赏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17
  • 陋室铭是作者是谁

    刘禹锡唐·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16
  • 描写家乡的古诗句

      昔我往矣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