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钱起《山花》全诗翻译赏析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译文]  山花多,坞边溪畔到处都是;美,每一棵每一枝都娇艳迷人。
[出自]   钱起  《山花》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注释:
  烧溪:红花映照在水中,似火烧,使溪水显出一片火红。

译文:
  山花多,坞边溪畔到处都是;美,每一棵每一枝都娇艳迷人。野客还没来得及前来欣赏,流莺早已立于枝头唱起了婉转动听的赞歌。因惜花而担心起风,因爱花而留连往返常常到太阳偏西。这漫山遍野的花比桃李妖艳,人们因爱花赏花折花来来往往都踩成了一条条的小路。

赏析:
这首诗描写山间野花的美艳动人,从山花处僻野之处不求争艳,却有胜过桃李的独特风姿,引得人争相欣赏的描写,并暗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象征之典看,应当含有以花喻人之深意。
 
  山花既无美名,又处山野之间,但却色泽艳丽,光彩夺目,照亮了整个山坞,那灿烂的颜色映入山间溪水,整条小溪都似乎被燃烧起来。一句已写出山花色彩之艳丽异常,且分布的范围极为广阔,正是因此,树树枝枝都使人陶醉沉迷。这两句正面描写,如同大笔渲染,一片红艳展现眼前,接着第三句和第四句转而从侧面烘托。野客未来,流莺已至,足见花的吸引力已达到人与物共感的地步。五、六句写自己赏花的心理和感受,细细欣赏,爱怜万分,唯恐风起花落,流连难舍,往往到黄昏时分仍不舍离去。从心理感受的层次进一步渲染花的迷人程度。最后以“胜桃李”作出明确的判断,并且如同桃李一样,“下自成蹊”,这对处山间僻野且无名分的山花而言,其感召力其实已远远超过桃李。大历诗人大多逃避现实,隐处山林,诗多写景物或隐居生活,曾被人讥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但是,他们由于经历了唐王朝的盛衰巨变,面对险恶的政治环境不得不选择避世之路,诗中也多有对往昔的回忆,因此,钱起的这首诗真正含义实际上是以山花比喻隐居高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8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方法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准。我们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7
  • 滥竽充数文言文课文翻译

    滥竽充数文言文课文翻译   滥竽充数   原文 Original Text   译文 Translated Text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 描写荷花的古诗名句

      1、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2、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3、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3
  • 上期文言文专题复习

    上期文言文专题复习   一、解释各句加线的词   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 )   2.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 落花 )( 繁多的样子   3. 渔人甚 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4
  • 捣衣篇·闺里佳人年十馀翻译赏析

      《捣衣篇·闺里佳人年十馀》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闺里佳人年十馀,嚬蛾对影恨离居。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0
  • 林正大《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 林正大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①。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