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的诗意: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眼睛,顾盼着万里青云。正是秋风,使骏马心动,使鸷雕睁眼。“思”和“眄”为因,“动”和“开”是果,这四个字,不仅写出了骏马和鸷雕内心驰骋疆场和搏击长空的渴望,还显示了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或奔赴疆场,或搏击长空。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描绘了秋风的魅力,展现了自己振奋昂扬的精神面貌。

出自刘禹锡《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
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译文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赏析:
《始闻秋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是诗人为秋风代言。在首联中诗人把秋风拟人化,诗人与秋风的对话紧扣诗题,并侧面反映出秋风与诗人原是故旧,秋风对诗人很有感情。中间两联,宕开一笔,作了转折,由为秋风代言变为写诗人之所闻、所见和所想。尾联是诗人对秋风的答词。这首诗先写秋风对诗人的谈话,再写诗人对秋风的言语,含蓄别致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意思是说,昔日,在观赏黄菊的时与“君”分别;今天,听到秋蝉的鸣叫,又回到“君”的身边。“看黄菊”点明了离别的时间。“黄菊”即秋菊。这里代指秋季。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听玄蝉”即黑色的秋蝉。据《礼记·月令》记载,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这两句,诗歌采用拟人手法,并从对方(秋风)的角度来写,也就是代秋风设辞,匠心独具地创造了“我”(即秋风)形象,及其“我”的老朋友(“君”即诗人)。诗人用了一个“惜”字和一个“今”字相联系,不但表明了时序的变化,而且也为诗歌营造了一个秋韵浓郁的审美意境。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五夜”即五更时。古代以刻漏计时,一共分为五刻,即甲、乙、丙、丁、戊五个更次。“五更”即快天亮时候。“飕飗”即寒气,寒风。意思是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把“君”从睡梦中惊醒,那是秋风回来了,而依然是那样的刚疾劲肃,可是“君”这一年间的容貌变化,却能在镜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了。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具有点题的意味,后一句是写因人世变化而引发的感慨。其中,“飕飗”(秋风)“枕前觉”,这不但说明了秋风按时到来的自然规律,更为重要的是为“君”(诗人)情感表达做了铺垫。可以说,秋风还是原来的秋风,但诗人却不是原来的诗人。在情感上,这两句所表现与“物是人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意思是说,因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之毛的骏马,也会昂起头,凝望遥远北方,而那因盼望万里云天而睁开了困顿之眼的鸷雕,也会伸开翅膀,渴求着搏击浩瀚长空。这一联紧承上联,在诗人在意义上陡然一转,不再有“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的感触而是振奋了精神,并通过比喻形象地暗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其中的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也展示了蕴含其中的气势和力量。这里,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此暗示了自己不因为衰老而消沉,而是具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怀。
尾联“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意思是说,秋风使长天澄澈,大地清明,正好可以登高四望,为感谢秋风的深情厚意,我就算抱着这残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欣赏秋的美景,领略秋的情韵。其中,“扶病”二字暗合了“一年颜状镜中来”,不但更进一步写出一年容颜衰变的原因,而且也表明了不减豪情,还要登上高台。为什么要登高呢?登高可以愿望,可以畅怀,可以激发文思,更可以真切感触宇宙,感悟人生。这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里,诗人在这极度的“扶病”中,也“为君”“上高台”,不但表达了诗人对秋的爱,也表现了诗人顽强不息的意志和高远的情怀。
总之,这首诗歌形象而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刘禹锡在遭贬之后,仍然能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从艺术手法来说,诗人变换视角,代秋风设辞,使情感的抒发得到更好的表现。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更表现出诗人虽然衰老,但没有消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的不断进取的情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9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云长单刀赴会》阅读答案

    次日,肃令人于岸口遥望。辰时后,见江面上一只船来,梢公水手只数人,一面红旗,风中招飐,显出一个大“关”字来。船渐近岸,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傍边周仓捧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3
  •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91
  • 《魏书·元顺传》的文言文阅读题

    《魏书·元顺传》的文言文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元顺,字子和。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千言,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丰奇之,白澄曰:“丰十五从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1
  •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全诗翻译赏析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出自《金陵怀古》,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2
  • 文言文为学翻译

    文言文为学翻译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及鉴赏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及鉴赏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