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是说,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感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想渡湖而无舟船一样;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闲居无事,感到羞耻,想出来做一番事业。诗句借眼前景物,抒发自己的志向,向张丞相表明心迹,目前虽是隐士却非本愿,一心向往出仕求官,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参考译文
八月洞庭湖湖水暴涨几乎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诗中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度,婉转地表达了想做官无人引荐的苦衷,和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心情。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9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28
  • 《昔吴起出遇故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6
  •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香山同知彭君小传》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香山同知彭君小传》   同知彭君小传 袁枚   君姓彭,讳翥,字竹林。云南大理府进士,选广东封川县知县,调香山。乾隆四十九年春,余寓端州,彭君来见,执弟子礼甚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1
  •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51
  •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495
  • 雕传文言文

      【原文】   雕传   陶宗仪   昔黄帝、少暭之世,凤鸟适至,故为鸟师而鸟名,命凤凰为百禽长。   当是时,南山有鸟,其名曰雕,雕之性,鸷而健,贪而狡。稻粱之甘,木实之美,雕…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