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的诗意:日暮时云霭渐退向天边,大雁也消失在茫茫的青天中。描绘的画面:碧海青天,水天一色,雁翔长空,景色如画。
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碧海,绿色的大海。没,消逝。两句意为:傍晚时分,白云飘向碧海,大雁飞越晴空。这是描述送别的时间和景色。

参考译文
我觉得感怀秋日会使人放逸,谁却说使人悲愁呢?斜阳远落山外,晴空倒影水中。用玉壶装上鲁酒,为君送行请君暂且驻马。把马停放在古树旁,解下锦带挂在横出的树枝上面。水中尧祠亭歌鼓齐鸣,曲调悠扬远飞云天。日暮时云霭渐退向天边,大雁也消失在茫茫的青天中。我们三人分别相距万里,茫然之中只有愁思种种。

赏析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秋日送别友人的诗作。此诗反映了诗人乐观豪放的情怀,其描绘的画面是:碧海青天,水天一色,雁翔长空,景色如画;送别会上是美酒玉壶,驻马畅饮,宾主们或歌唱,或奏曲,各得其乐。全诗紧紧抓住秋日的特点和离情别意,把主观情感融注到各种描写对象之中,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富于艺术感染力。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首先抒发了自己的观点,“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一扫悲秋的传统。接着写出了秋天的种种景色。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杜、范二人分别的惆怅心情,反映出感情的深厚。全诗寓情于景,语言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风格明快。

诗一开头紧扣题中“秋日”,抒发时令感受。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格调高昂,不同凡响。“我觉”“谁云”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富有李白的艺术个性;两名对照鲜明,反衬出诗人的豪情逸致。一、二句定下基调,别宴的帷幕便徐徐拉开。

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傍晚,绵延的群山带走了落日;尧祠亭上下,清澈的水流同万里晴空相映成趣。诗人抓住群山、落日、水流、晴空等景物,赋予自己的想象,用“将”“与”二字把它们连成一体,即使这些自然景色获得了个性和活力,为首句的“秋兴逸”作注脚,又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欢乐的心情。接着,正面描写别宴:席上已摆好玉壶美酒,主宾们已止步下马,有的正在安置马匹休息,有的解下衣带挂在横生的树枝上,大家开怀畅饮,并且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欢快的乐曲声疾风似地飘荡在尧祠亭的四周,响彻云霄。诗人的感情同各种富有特征的物件、动作和音响效果等交融在一起,气氛一句比一句浓烈,感情一层比一层推进,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一扫一般送别诗那种常见的哀婉、悲切之情,而显得热烈、奔放。

宴席到这时,已是高潮。时近黄昏,白云飘向碧海,大雁从晴空飞逝。这两句既同“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相照应,又隐隐衬托出诗人和友人们临别之际相依相恋的深厚情宜。宴席从高潮自然过渡到尾声。最后,全诗以“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作结,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

李白这首诗,既是送别,又是抒情,把主观的情感融注到被描写的各种对象之中,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量。尤其可贵的是,诗的格调高昂、明快、豪放,读来令人神思飞越,心胸开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1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养浩《龙洞山记》高考试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尤为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6
  • 唐铙歌鼓吹曲晋阳武翻译赏析

      《唐铙歌鼓吹曲·晋阳武》作者为唐朝诗人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   氓毕屠,绥者谁。皇烈烈,专天机。   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0
  •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详解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详解   (1)谓语提前句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3
  •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山川掩映的壮丽图景。云气和水光弥漫(交汇)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红色的晚霞、青色的山峦相互映照(…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9
  • 文言文《邓攸弃儿保侄》注释

    文言文《邓攸弃儿保侄》注释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邓攸弃儿保侄》注释,欢迎来参考!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9
  • 《正气歌》

    文天祥 余囚北庭①,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②。单扉低小,白间③短窄,污下④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 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⑤,蒸沤历澜⑥,时则为土气;乍…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