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这两句是说,江上的小船摇摇荡荡而去,我这飘泊在外的游子,就像那小船摇荡一样而心神不定。即景生情,情景交融。“悬”字用得巧妙,状旅愁如帆影,形似而又神似。“悬”是点睛之笔,写出了诗人的“客心”如帆影悬挂在空中,无法安然。“悬”还有挂念的意思,与前面夜渡情景的描写中所表现的夜渡盼归(盼至)的心情相照应。

出自柳中庸《夜渡江》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


心悬:心神不定。

参考译文
江中小洲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天空也呈现一片苍茫晦暗之色。
船只轻小人不觉其动,看到船边缆绳被拉直才知道船夫正背纤而行。
听见笛声从对岸传来知道离岸不远了,又闻到荷花香味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
夜色虽然晦暗却可看见隐约的帆影,在黑暗中好像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

赏析
《夜渡江》是唐代诗人柳中庸(一作姚崇)的诗作。这首诗描写夜晚乘船渡江情景,诗人抓住夜色晦暗的特点,写出渡江的感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江上景色,但由于充分调动了视觉以外的听觉、嗅觉、感觉,使江上风光实际上已经融揉在诗人的感受之中了,艺术构思颇为独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渡江图,艺术构思颇为独特。诗先交待了画面的背景:江中小洲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天空也呈现一片苍茫晦暗之色。这里由“浮烟”“苍茫”“晦”等词的渲染,表现出江上夜色的独特之处,视线既不明晰,也不是漆黑一片,以下的描写都是由这种独特的情境所生发。因为天色昏暗,远处景物不辨,失去了参照物,所以船行而人不觉其行,只是看见船边缆绳被拉得笔直,才知道船夫正在背纤而行,可见江水其实甚为湍急。突然听见悠扬的笛声从对岸传来,所以知道离岸不远了,同时又嗅见荷花的香味,所以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通过听觉和嗅觉感受渡江的距离,实际上又暗含了牧童夜归与荷塘夜色的景境。夜色虽然晦暗,但江上由于水光映照,却可看见隐约的帆影,而这帆影在黑暗中好像点点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这样一来,在洲渚浮烟、天色晦暗的特定景境之中,既暗含了江水流急、白帆点点、牧童夜归、荷塘飘香的景色,又表达出夜间渡江的独特心境,可谓情景交融,构思别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2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汉卿仙吕一半儿题情全曲翻译赏析

      【仙吕】一半儿·题情   关汉卿   云鬓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4
  • 《题子瞻枯木》

    黄庭坚 折冲儒墨阵堂堂, 书入颜杨鸿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 故作老木蟠风霜。 元祐三年(1088),庭坚在史局任著作佐郎。春天,苏轼知贡举(主管考试),庭坚做他的属官。苏轼这年曾…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2
  • 刘克庄《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阅读答案及赏析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南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6
  •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   初中的时候,我们有些文言文是必背的,为了方便大家,小编带来了初中生必背文言文,请看: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3
  • 唐诗晚次鄂州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卢纶

    作者:卢纶 朝代:〔唐代〕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晚次鄂州译文及注…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6
  • 《度破讷沙·眼见风来沙旋移》翻译赏析

      《度破讷沙·眼见风来沙旋移》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前言】   《度破讷沙二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