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野蔬充膳甘长藿⑸,落叶添薪仰古槐”的意思:野蔬豆叶充饥她吃得甘美,靠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言。
这两句写韦丛生前曾与元稹一起过艰苦的生活——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甘愿与我一同吃这样的粗食;没有柴烧,她就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作薪以炊。诗句把贤妻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逼真,字字浸透着对妻子的赞叹与深深的怀念之情。

出自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 释】:
1、谢公句: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韫。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官至太子少保,死后赠左仆射,也是宰相之位。韦丛为其幼女,故以谢道韫比之。
2、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其妻也颇贤明。作者幼孤贫,故以自喻。
3、乖:不顺遂。
4、顾我:看到我。
5、荩箧:草编的箱子。荩:草。

参考译文
她如谢公最偏爱的小女儿,嫁给我这贫士百事不顺心。
见我无衣衫到处翻箱倒柜,求她买酒就拔下头上金钗。
野蔬豆叶充饥她吃得甘美,靠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言。
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只能为你办祭品烧些纸财。

赏析:
这三首诗约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一说这组诗作于公元822年(长庆二年)。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即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2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这两句是借铜雀台昔盛今衰的历史变迁,告诫人们“富贵须回首”,否则必然落得衰败的下场。委婉而含蓄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1
  • 春节读诗赏梅,古人梅花诗词前十首排名,没有李白杜甫

    《雪梅》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的这组诗有两首,它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角度新颖,妙趣横生。诗歌巧妙地把梅花、雪花和诗人三者联系起来,…

    2023年1月22日
    203
  • 失意的诗句

    失意的诗句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9
  • 清江裂石 屠隆

             西  湖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49
  • 一毛不拔文言文的道理

    一毛不拔文言文的道理   导语:一毛不拔是指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下面是一毛不拔文言文的道理。欢迎阅读及参考!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 连昌宫词的翻译赏析

      《连昌宫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