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全诗翻译赏析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出自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①户钩:开门的工具。
②红楼院:指安国寺红楼院。安国寺在长安城长乐坊,是唐睿宗旧宅。
③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宪宗、穆宗两朝皆为内供奉,赐居红楼院。他与李益诗酒唱和,过从甚密。

全诗的意思是,首先看到的是院内一片柿林,柿叶经霜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像水洗一般明净,高耸入云、清新壮丽的红楼,像是依靠在蓝天上;隔窗隐约可见那片幽深的竹林,苍翠多姿,十分可爱。按捺不住,要进院去尽情观赏一番,遂差遣随从到邻居寻找开门的工具。诗句语意清新酣畅,景象优美,色彩鲜明,兴味隽永,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亦反映出友情之深厚。

赏析
《诣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绚烂的秋景图,创造出一种寥廓壮美的境界,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思想情趣。 在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李益来到红楼院,适值广宣外出,不得入内,又不忍离去,遂于门外观赏院内景色而写下的。

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李益来到红楼院,适值广宣外出,不得入内,但又不忍离去,遂于门外观赏院内景色,写下了这首富有逸趣的七绝。

诗人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艳夺目的柿林。柿叶经霜一打,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那是十分迷人的。接着,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巍峨的红楼衬托得更加清晰壮丽。“倚”字很传神。秋高气爽,那本来就杳缈幽深的天宇越发显得空阔高远,而它竟与红楼相依相偎,这就巧妙地烘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了。诗人以瑰丽的色调、清新的语言,绘出绚烂秋色,创造出碧天、红楼“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的寥廓境界,令人心旷神怡。

朱楼、红叶固然美丽,但隔窗隐约可见的那片幽深的竹林,苍翠多姿,尤为可爱。“爱竹”之“爱”,透露出诗人的倾羡之情,表现出诗人高雅的情趣。“无人问”三字既缴足题面,又开启下文:既然有好竹无人观赏,就进院去尽情游览一番吧。于是,他差遣随从到邻居家寻找开门的工具去了。访友不遇,并不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一看,似乎不近情理,仔细咀嚼,却又觉合情合理,极富韵味。可以想见,李益对院内景色十分熟悉,对那丛翠竹特别喜爱,他和广宣的思想性格十分投合,对广宣的举止行动非常了然,连户钩放在何处也清清楚楚,他又可以不避嫌疑地擅自开门入室,可见他们相知之深,过从之密。这样丰富的内涵,这种超乎寻常的友情,不是通过“喜遇”之类的正面描述来表现,而是通过“不遇”时的一个举动“使人思而得之”,确是自成机杼,不落俗套,令人读来既感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又觉委曲含蓄,兴味隽永。而且,诗人这一“爱”一“觅”,又使人想见其为人的洒脱、随和、豪放。至此,读者亦可领悟到前面的壮美秋色,正和诗人的磊落胸襟相映照。全诗气脉流贯,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2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诗词全集

    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唐代: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5
  •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5
  • 文言文旧唐书.罗艺

    文言文旧唐书.罗艺   罗艺字子延,本是襄阳人。寄居在京兆的云阳。父亲名叫罗荣,曾做过隋朝的监门将军。罗艺生性凶暴狡黠,倔强固执,不讲仁义,在攻伐争战方面勇猛,擅长射箭。大业年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7
  • 满庭芳(元夕上邵武王守子文)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草木生春,楼台不夜,团团月上云霄,太平官府,民物共逍遥。指点江梅一笑,几番负、雨秀风娇。今年好,花边把酒,歌舞醉元宵。风流,贤太守,…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559
  •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柧棱自持,不依丽人。 天启初,陈时政八患,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巡按陕西,题荐属吏,赵南星纠之,弘图不能无望,代还,移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2
  • 《宋史·辛弃疾传》“辛弃疾字幼安”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