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这两句是说,文姬血泪如洛水春汛,苏武白头似天山雪峰。他们同是身在匈奴心在汉,誓死不忘祖国。以这两个事例,说明北齐父老对于亡国,仍然是“香(相)不灭,丝(思)难绝”,情意绵绵,遗恨千古。以富于浪漫色彩的奇想,极写苦恋故国的心事,有传神和强化情绪之妙。

出自温庭筠《达摩支曲》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①红泪:王嘉《拾遗记》载,魏文帝时女子薛灵芸被选入宫,辞别父母,眼泪鲜红如血。又,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有“十拍悲深兮泪成血”之句。文姬被虏的经历,据其自述,确实是血泪斑斑。
②文姬:东汉末年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的女儿,初嫁卫氏,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兵乱中被虏,身陷南匈奴十二年,曹操将她赎还,重嫁同郡董祀。
③洛水春:是说文姬的红泪如洛水春汛。也可解作蔡文姬和董祀是同乡,距洛水不远,他们重建家庭,好象冬去春来。
苏武:西汉杜陵人,字子卿,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他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匈奴单于迫其投降,苏武不屈,被幽,后徙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荒无人烟处牧羊。苏武备尝艰辛,但他对祖国的忠诚始终不变。昭帝时,汉一与甸奴租亲,汉朝得知苏武下落后,派使者将苏武要回。苏武在天汉元年出使,至始元六年(前81)回到长安,前后共十九年。回来时,苏武须发皆白,‘所以这里说“白头苏武”。天山雪:说苏武心向汉朝,终不屈节,心洁如天山的霜雪。
无愁高纬,“无愁天子”高纬。高纬,北齐后主,一位荒淫的亡国之君,曾经自作“无愁”之曲,自己弹着琵琶歌唱,时人称之为“无愁天子”。后被北周俘虏,送至长安,封温国公,又其后被诬以谋反的罪名,处死。花漫漫:指其奢侈无度的生活。漫慢,无边无际。

参考译文
麝香捣成粉尘香不灭,莲藕折成寸断丝难绝。
历经万难文姬回故乡,白头苏武心如天山雪。
不见无愁天子尽欢宴,宴后津水之滨清露寒。
一旦君臣被虏成囚徒,要吹羌管不禁泪涟涟。
北齐老臣过早添白发,可惜醉梦之中度残年。
人说自古春回梦不回,只见邺城风雨草连天。

赏析
《达摩支曲》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颂扬了蔡文姬、苏武二人的爱国热情,斤责了“无愁天子”高纬的误国行径,对有雄心报国的北齐老臣终抱亡国之恨表示叹惋。
这是一首入律的七言古风,全诗十二行,以韵脚转换为标志,分为三层。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这两个比喻句,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一机杼。“捣麝成尘”、“拗莲作寸”,显示所受戕害凌迟之难忍。但尽管如此,仍然“香不灭”、“丝难绝”,尤见情意绵邈,之死靡它。然而这所咏相思,却非儿女私情。三、四两句“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均为倒文,意思是:文姬红泪如洛水春汛,苏武白头似天山雪峰。天山与洛水,一在塞北,一在中原,两句互文见义,同是身在匈奴,心在汉朝的意思;血泪如涣涣春水,白头似皑皑雪山,则以富于浪漫色彩的奇想,极写苦恋父母之邦的浩茫心事。以上是诗的第一层,借比喻、典故,渲染故国之思,是进入正题前的序曲。

第二层四句:“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运用对比手法,写高纬纵欲亡国,是全诗的主体。“君不见”,是七言古诗的句首语,用在首句或关键处,起呼告及引起注意的作用。这一层,前两句写齐亡以前。“无愁”,讥讽高纬临危苟安,终日耽于淫乐:“花漫漫”,形容豪华奢靡,一片花花世界。齐都邺城临漳水,故云“漳浦”;宴余夜深,清露生寒,既表现宫廷饮宴之无度,又借宴后的沉寂反衬宴时的热闹,令人想像那灯红酒绿、鼓乐喧阗的狂欢场面和主醉臣酣、文恬武嬉的末世景象,终究不无终了之时。后两句写齐亡之后,高纬君臣在长安为北周阶下囚,终日忍辱饮恨,往事不堪回首;偶以羌笛寻乐,也只是徒然引起漳浦旧梦,曲未成而泪先流。汍澜,承“红泪文姬洛水春”行文,意谓高纬在北国的处境比蔡文姬在匈奴更加难堪。

第三层前两句“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照应“白头苏武天山雪”,写北齐遗民的亡国之恨。当年那些邺都旧臣,空怀复国之心,苦无回天之力,只好深居醉乡,借酒浇愁,一任岁月蹉跎,早生华发,着实可叹可怜。后两句“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暗示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万古皆然,对晚唐统治者敲起警钟。年复一年,代复一代,自然界的春天岁岁如期归来,邺城繁华的春梦却一去不返,唯见连天荒草在凄风冷雨中飘摇,与当年“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的盛况互相映衬,令人油然而兴今昔沧桑的慨叹,并从中悟出盛衰兴亡之理。全诗以景物描写作尾声,含有余音不尽的妙趣。

这首诗对腐败的晚唐统治集团不失为一剂有力的针砭,不过这种针砭并为引起统治集团的警醒。

这首七古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缘情造境,多方烘托。诗的主旨在于揭示高纬亡齐的历史教训,而歌咏此事的诗句却只有六句,下余六句,开头四句和结尾二句都是为渲染亡国之恨而层层着色的:先以麝碎香存、藕断丝连的比兴,写相思的久远;再用蔡文姬、苏武羁留匈奴的典故,写故国之思的痛切;而在叙述北齐亡国的血泪遗事之后,更越世代而下,以“邺城风雨连天草”的衰败景象,抒写后人的叹惋感伤。这样反复地烘托渲染,从时间、空间、情思各方面扩展意境,大大丰富了诗的形象,增强了抒情色彩和感染力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3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齐王筑城》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齐王筑城》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 描写沙漠的古诗句摘抄

      1、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   2、日暮沙漠陲,力战烟尘里。   3、无数铃声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4、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寒日生戈剑,阴云摇旆旌。   5、走马川…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0
  • 文言文阅读解释

    文言文阅读解释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有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6
  • 满江红·点火樱桃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点火樱桃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6
  • 小桃红

    山林钟鼎未谋身[一],不觉生秋鬓[二]。汉水秦关古今恨[三],谩劳神,何须斗大黄金印[四]。渔樵近邻,田园随分[五]。甘作武陵人。 注释[一]山林钟鼎:山林,指隐居不仕;钟鼎,指富…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60
  • 文言文龙井提名记翻译和赏析

    文言文龙井提名记翻译和赏析   《龙井题名记》以入山访友为线索,具体地记述了出郭、渡湖、穿林、登山的行踪,描写了月下西湖山林的景物,"游"的味道显然浓一些。文言…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