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这两句是说,斯人(李商隐)已逝,“鸟啼花落”,使人引发对其身世的联想而不平;其人之逝也,如竹死、桐枯、凤亡,令人十分悲伤。两句诗用字平易、精审,以虚托实,一哭三叹,悲悼意味很浓。

出自崔珏《哭李商隐》二首之二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①鸟啼句:李商隐《流莺诗》有“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喻仕途上的失意。这里用“鸟啼花落”以激发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人何在”说明斯人已逝,伤感而哭。
②竹死句:李商隐科场失意时,在《安定城楼》一诗中说:“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把排抑他的小人比作鸱鸟,而自喻为鹓雏,即凤凰。当时凤在而无桐可栖,无竹可食,而今竹死、桐枯、凤亡,更令人悲伤。这两句因李商隐之死,花也为之谢落,鸟也为之悲啼,真是感天动地 啊!后句写李商隐如凤之高洁。《庄子秋水》中载,鵷雏非梧桐不栖,非竹实 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其高贵脱俗。而今竹死、桐枯、凤亡,真让人悲痛 欲绝。

参考译文
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鸟啼花落斯人归于何处,竹死桐枯凤鸟不再飞来。
良马不遇足因无主而弯,知音痛失心由断弦而哀。
冥府不用感叹阴阳相隔,又有文星送入坟墓中来。

赏析
《哭李商隐》是唐代诗人崔珏的组诗作品,共二首。李商隐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又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全诗行文酣畅,情辞并茂,作者对友人深挚的哀悼之意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巨星,他热衷政治,胸怀大志,对皇帝昏聩、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深为不满,志欲革除积弊,却怀才不遇,抱负难酬,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岁的李商隐郁郁而终。他的挚友崔珏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下了这两首《哭李商隐》。

崔珏说李商隐有“才”且“凌云万丈”,可知其才之高,而冠以“虚负”二字,便写出了对世情的不平。有“襟抱”且终生不泯,可知其志之坚,而以“未曾开”收句,便表现了对世事的鞭辟和对才人的叹惜。首联貌似平淡,实则包含数层跌宕,高度概括了李商隐坎坷仕途、怀才不遇的一生。
中间两联,承首联而写“哭”。李商隐有《流莺》诗:“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以伤春苦啼的流莺,因花落而无枝可栖,自喻政治上的失意。崔诗“鸟啼花落人何在”,则用“鸟啼花落”烘托成一幅伤感色调的虚景,唤起人们对李商隐身世的联想,以虚托实,使“哭”出来的“人何在”三个字更实在,更有力,悲悼的意味更浓。
第四句以“桐枯凤死”暗喻李商隐的去世。《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其高贵。这鹓雏即是凤一类的鸟。李商隐在科第失意时,曾把排抑他的人比作嗜食腐鼠的鸱鸟,而自喻为鹓雏(《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凤在,就无桐可栖,无竹可食。此时竹死,桐枯,凤亡,就更令人悲怆了。此句用字平易、精审,可谓一哭三叹也!
“良马足因无主踠”,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步履维艰,这是喻示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要归之于压制人才的黑暗的政治现实。一般人都为此深感悲愤,何况作为李商隐的旧交和知音呢?“旧交心为绝弦哀”,明哭一声,哀得恸切。春秋时,俞伯牙鼓琴,只有钟子期闻琴音而知雅意,子期死后,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作者借此故事,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
尾联作者独运匠心,采用了“欲进故退”的手法,荡开笔触,不说自己的悲哀,却用劝慰的语气说:“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意思是说:莫要悲叹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吧,现在您的逝去,就是送入冥间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星”啊!这其实既不是安慰亡友,也不是诗人自慰。李商隐潦倒一生,郁郁而逝,人世既不达,冥间不可期。因此说,这只不过是作者极度悲痛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反进一层”之法。
撼动人心的悲恸,是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两这首诗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写,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浓烈,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愈有力,诗篇感染力就愈强。互为依存,层层相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4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思越人(题挟弹人)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曾把隋珠抵鹊来。拓弓花下不虚开。醉馀戏把行人弹,堪笑齐王谩筑台。穿兔手,落雕材。狭斜衢路共徘徊。流星一点高飞处,笑坐金鞍歌落梅。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499
  • 论语八佾文言文翻译

    论语八佾文言文翻译   导语:《论语·八佾》是儒家典籍《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9
  • 与战争的诗句

    与战争的诗句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出塞》)   3、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26
  • 闻早莺――白居易诗词全集

    闻早莺 [唐] 白居易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寞浔阳城。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9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1.6K
  •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这两句是说,五更已到,天色将晓,梦醒时依然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睡着;屋内残灯,房外落花,一个美好的春天又过去了,怎么能不使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